严禁使用未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境外加密通信工具。
科研人员在涉密学术写作时,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专用电脑和存储设备。
在闲置交易的智能设备境内外流通中,个别企业及个人为了降低成本、快速通关,存在瞒报品名、夹藏夹带等现象,尤其是一些涉关键信息的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在未向我网信部门报备,未进行安全评估情况下,如私自将含有加密数据…
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个别涉密单位人员在离职后,明知违反保密规定,依然将在原单位工作期间的涉密成果作为“投名状”带到了新岗位,造成失泄密隐患。涉密人员一定要绷紧心中保密这根弦,严格遵守安全保密法律…
11 月 24 日消息,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11 月 23 日发文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伪造技术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如不注意防范,甚至…
10月16日,据国家安全部公众号,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境外企业A公司通过与我国具有测绘资质的B公司合作,以开展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在我国内非法开展地理信息测绘活动。在此事件中,B公司…
AI对话、文字创作等AI工具可收集并存储用户输入的信息,造成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甚至可能从一些涉密敏感人员数据中推断出敏感信息,相关数据如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收集窃取,将造成国家安全风险隐患。AI可快速生成大量仿…
9 月 2日消息,国家安全部今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觊觎中国核心敏感数据,以境外商业公司、调查机构等名义开展搜集,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了重大风险隐患。2020 年,某国…
8 月 18 日消息,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今日发文,个别具有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背景的公司,打着建设测风塔的旗号,悄然渗透至我国重要涉密场所周边,非法采集我国敏感数据信息并私自传输至境外,对我国家安全构…
快科技8月5日消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经常会使用一些小工具来提高效率,比如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就非常实用,很多人会用来保存文件资料,进行跨端切换。 需要注意的是,这也可能会有泄密风险,导致文件丢失,甚至造…
部分涉密人员在起草涉密材料时,为节省工作时间,违规将涉密素材和涉密文件内容输入 AI 写作小程序生成文章,并认为只是截取文件片段,不至造成泄密。部分单位违规在“工作群”中通知、讨论涉密工作事项,甚至将涉及国家…
08/20 10:25
08/20 10:24
08/20 10:23
08/20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