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兰宇航员 Slawosz Uznański‑Wiśniewski 携带一套脑机接口系统进入国际空间站(ISS),参与全球首次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脑电反馈实验。该研究由波兰格但斯克体育与运动学院主导,旨…
SpaceX 和 NASA 为载人龙飞船第六次复用做好准备
这些霉菌并非来自外太空,更像是“偷渡客”,伴随人类的活动进入空间站,尽管在发射前,航天器会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但人类自身就是细菌的携带者,宇航员、设备、物资,都可能成为霉菌孢子的“宿主”,将这些微生物带入原…
他在太空中度过了100多个日日夜夜,这次任务的成功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航天事业的决心。返回地面后,克里卡列夫和同伴们的努力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他也赢得了广泛赞誉,毫无疑问,他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 …
苏联解体时,滞留在太空的两名宇航员分别是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和瓦列里·沃尔科夫。在孤寂的太空中,克里卡列夫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但他的故事却充满传奇色彩。 然而,身在太空的他并未因生命安全忧虑过多,最让他痛…
曾经的航天员翟志刚幽默地形容:“当飞船升空的瞬间,就像屁股被踹了一脚,呼地一声飞向太空。”可以说,王亚平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幸运的是,她成功地在飞天与做母亲之间找到了平衡。在神舟13号出舱的…
那时,她能站着和大家说话已经是极限了。 在外面那段时间,她是“宇宙中最孤独的女性”,也是最勇敢的航天员。尽管王亚平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但她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 这句简单的话,在经历了黑障区、高强重力…
此前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过飞行任务的加拿大宇航员朱莉·帕耶特(Julie Payette)表示由于没有重力的束缚,在太空中睡觉是很舒适的,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睡袋,由于没有重力所以睡袋会漂浮起来,要把睡袋固定在…
这意味着,如果宇航员的尸体漂浮在太空中,没有任何遮挡、没有宇航服保护的一瞬间,他的身体会在几秒钟内经历极端冷与热的剧烈切换。 而如果他穿着完好无损的宇航服,情况却大不一样——宇航服就像一座微型生命维持舱,它…
电源分系统是航天器的“心脏”,可为航天器中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目前绝大部分航天器及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自主活动都需要宇航电源系统的支持,例如卫星变轨、通讯等。随着我国航天工程和商业航天的推进,宇航电源产业将迎来…
所以,在获得这一分部拿数据之后,印度就可以开启,为本国自己的载人飞船任务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印度自己的航天计划,一旦成功的话,印度也就是全球第四个有能力实现载人飞船飞行的国家。 所以,一个国家的航天发展是多方…
而在月球上,由于引力微弱,其逃逸速度仅约为 2.4千米每秒,这就使得从月球起飞所需的能量和速度要求大幅降低,为宇航员乘坐相对小型的登月舱上升段返回环月轨道提供了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宇航员需要时刻监控上升…
虽然航天飞机有“翅膀”,在结束飞行任务返回地球时会在空中滑翔减速,最后在机场的跑道滑跑着陆,不需要像传统的飞船那样进行伞降后着陆到陆地或者海面,但是航天飞机的发射过程和传统的航天器发射过程是相似的,都是垂直…
就在联盟11号飞船准备发射前,一位原本将参与任务的宇航员因健康检查中发现问题,苏联决定取消他的航天资格,并安排他留在地面休养。特别是在飞船和空间站连接的舱门上,密闭指示灯一直显示有问题,但宇航员们并没有对其进…
先说这次任务的亮点:Shukla是印度首位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这事儿搁哪个国家都值得庆祝。最扎心的是账单——印度媒体说这次单程游花了55亿卢比(约合4.5亿人民币),这笔巨款砸下去,连个自主技术都没捞着…
国家的解体和权力的重组,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得如此迅速且剧烈,而克里卡廖夫却只能在太空中无所知晓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无法得知地面局势的变化。 1992年3月的一个清晨,在俄罗斯的一座基地里,一位军官焦急地翻阅着人…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舒克拉上校在此次国际空间站之旅中所获得的经验将极大地帮助本国载人航天任务。 考虑到人们对此次飞行的巨大兴趣,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他们正在组织活动,让他能在太空中漂浮时与印度学生互动并回…
聂海胜自己却认为,自己的成功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通过努力和坚持一点一点拼搏出来的。在航天城的训练中,他从零开始学习航天理论和技术,面对强度极大的训练,尤其是离心机的考验,聂海胜曾几度想要放弃,但最终凭借着多年…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舒克拉上校在此次国际空间站之旅中所获得的经验将极大地帮助本国载人航天任务。 考虑到人们对此次飞行的巨大兴趣,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他们正在组织活动,让他能在太空中漂浮时与印度学生互动并…
曾经只在科幻小说中才存在的场景似乎已不再遥远。
6 月 25 日消息,美东时间凌晨 2 点 31 分(北京时间 14:31),SpaceX 从肯尼迪航天中心 LC-39A 发射台成功将公理四号(Axiom-4)私人航天任务的龙飞船发射升空,将四名…
你可能要问了,为啥在月球上这么容易就能起飞呢?在地球上发射火箭,还得克服空气阻力,在月球上可没这麻烦事儿。接下来,当上升级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宇航员就开始了一场太空版的 “精准对接”。咱们国家的嫦娥五号,…
而现代飞船如“龙”飞船更注重轻量化与可重复使用,防热层设计更薄,导致高温下电离效应更显著,这并非技术倒退,而是任务需求与成本平衡的结果。 对宇航员而言,黑障区不仅是技术难关,更是心理与生理的双重考验,威廉姆…
大会现场,国星宇航董事长陆川宣布:“星算”计划全球总部落地成都,标志着“星算”计划将成为全球AI普惠的“成都探索”。陆川介绍,“星算”计划首发星座已于2025年5月14日成功发射,成为“成都造”全球首个太空…
08/20 10:25
08/20 10:24
08/20 10:23
08/20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