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新了一种结合GPU相位折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并成功在开普勒(Kepler)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五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1天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四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其主星最近的最小行星,类似火星大小。(央视新闻)
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发现迄今为止距其主星最近的最小行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鞭牛士 时间:2024-10-14 13:36:11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
热门推荐
- 京东外卖为全职骑手免费配置红斗篷雨衣
- OpenAI进军韩国市场,携手三星与SK海力士共建AI未来!
- Anthropic确认Claude模型质量下降问题 已修复
- 日本初创企业 Sakana AI:借鉴自然智慧推动人工智能创新
- 全球高校 “猎杀” AI作业!学生如何应对 “人类化” 挑战?
- 英特尔:半导体玻璃基板开发计划相较 2023 年版路线图没有变化
- 谷歌发布新型订阅方案“AI Plus”:面向新兴市场,每月约4.6美元
- 苹果 iPhone 17 系列发布后三星开启嘲讽模式:没折叠、噱头大
- 苹果新品引爆eSIM,三大运营商开启博弈局:联通抢跑,移动谨慎,电信待命
- 苹果终于不糊弄人了
- 售价13万!小编体验按摩机器人
- 风口上的AI玩具:创业蓝海还是资本赌局?
- 英伟达新GPU,超长上下文/视频生成专用
- 【社论】人工智能时代,司法更要以人为本
- 追觅宣布进军天文领域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