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367)
《渔父》和《渔歌子》是同一个词牌吗?(续八)
诗友望月问:钟教授,《渔父》和《渔歌子》是同一个词牌吗?
钟振振答:(接上期)《渔父》或许根本就不是“词”,而是“诗”!
在上几期《答疑》中,我已经论证了张志和“西塞山边白鹭飞”等五首,始见于唐·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附录,原题《渔歌》,既非《渔父》,亦非《渔歌子》。李德裕亦未言其为“词”。且此五首声律歧异竟达四种之多。与其说是“词”,不如说是由七言近体绝句变化出来的“诗”。
那么,它们是怎样被后人误认为是“词”的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南唐·沈汾的《续仙传》。其卷上《飞升一十六人内女真三人·玄真子》篇曰:玄真子姓张名志和,会稽山阴人也。博学能文,进士擢弟(按,“弟”同“第”)。善画。饮酒三斗不醉。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天下山水,皆所游览。鲁国公(按,颜真卿所封实为“鲁郡公”,非“鲁国公”)颜真卿与之友善。真卿为湖州刺史日,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曰: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二十馀首,递相夸赏。
这里,“渔父词”的“词”,可以理解为“曲子词”的“词”,但并不能确定,因为唐·储光羲就有一首诗题为《渔父词》:泽鱼好鸣水,溪鱼好上流。渔梁不得意,下渚潜垂钩。乱荇时碍楫,新芦复隐舟。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沉浮。素发随风扬,远心与云游。逆浪还极浦,信潮下沧洲。非为徇形役,所乐在行休。
顺便说一说,古人诗题为《某某词》者甚多,如汉武帝刘彻有《秋风词》,南朝梁·萧子云等有《明君词》,北周·庾信等有《贾客词》《步虚词》,唐·苏颋等有《山鹧鸪词》,王翰等有《凉州词》,李白有《横江词》,高适有《九曲词》,元结有《贫妇词》,卢纶有《天长地久词》,杨巨源有《圣寿无疆词》,柳宗元有《放鹧鸪词》,孟郊等有《织妇词》,刘禹锡有《三阁词》,元稹有《决绝词》,白居易等有《柘枝词》,李涉有《鹧鸪词》,温庭筠有《屈柘词》《织锦词》等,不一而足。可见“词”也可以是诗题的一种后缀。
又,“志和之词”的“词”,可以理解为“曲子词”的“词”,但也不能确定,因为它还可以指“文词”。例如:
《汉书》卷三〇《艺文志》曰: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杨子云,竞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
汉·王逸《楚辞章句叙》曰:引此比彼,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携其耳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曰:又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
又,锺嵘《诗品》卷上《晋步兵阮籍》曰:《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曰:颢(按,北魏北海王元颢)与庄帝书曰(略)。此黄门郎祖莹之词也。
唐·王勃《冬日羁游汾阴送韦少府入洛序》曰:游汾胜壤,楼船高汉帝之词;卜洛名都,城邑辨周公之迹。
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曰:登山临水,无非宋玉之词;高阁连云,有似安仁之兴。
骆宾王《和学士闺情诗启》曰:李都尉鸳鸯之词,缠绵巧妙;班婕妤霜雪之句。发越清迥。
观以上用例,可知无论诗、文、辞赋等不同文体,其文词皆可称“词”。
总而言之,鉴于《续仙传》里的“渔父词”“志和之词”云云,模棱两可,故其关于张志和等唱和“渔父词”的记述,还不足以支撑《渔父》是“词”而不是“诗”的判断。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