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除货币政策外,中国还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深交所: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制度机制改革,推动优质案例尽快落地。
央行: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
国家统计局: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5%。
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正式开始,结果拟于11月公布。
今年三季度中央汇金大举增持多只宽基ETF。
借道ETF加仓A股,三季度股票型ETF净流入超5000亿元。
热点聚焦
1、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10月25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美国华盛顿出席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共同主持召开中美经济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双方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包括共同合作帮助低收入国家应对流动性挑战,以及下步沟通安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建设性的沟通。中方重点宣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近期正在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并就美对华加征关税、涉俄制裁等措施表达关切。
2、财政部副部长廖岷:除货币政策外 中国还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10月25日,世界银行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重点讨论世行改革、国际开发协会第21期增资等议题,并审议通过了《面向未来的世行集团》报告。财政部副部长、世行中国副理事廖岷与会并发言。廖岷表示,除货币政策外,中国还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提高重点群体收入、保障民生、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措施,通过政府支出撬动社会投资、刺激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3、央行: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操作结果将通过人民银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4、国家统计局: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1.6亿元,同比下降3.5%。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235.9亿元,同比下降6.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872.3亿元,下降4.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036.4亿元,增长1.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227.2亿元,下降0.6%。
5、今年三季度中央汇金大举增持多只宽基ETF
根据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报,今年三季度,中央汇金大举增持多只宽基ETF,仅4只沪深300ETF和华夏上证50ETF,就耗资高达3000亿元。根据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披露的2024年三季报,今年三季度,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大手笔申购上述ETF,总耗资额或高达2600亿元。此外,今年三季度,中央汇金还增持了华夏上证50ETF,申购了117.8亿份,耗资接近400亿元。需要说明的是,从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成长风格ETF的季报看,中央汇金今年三季度没有申购这些ETF,表明中央汇金依然倾向于低估值的价值标的。
6、借道ETF加仓A股 三季度股票型ETF净流入超5000亿元
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披露完毕。得益于ETF市场飞速发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再创新高,较二季度末增长9706亿元,首次突破31万亿元。三季度,ETF继续受到市场追捧,整体规模快速增长至3.5万亿元,相比二季度末的2.47万亿元,ETF规模增长1.03万亿元。其中权益类ETF规模超过3万亿元,成为投资者配置权益市场的重要工具。市场跷跷板效应再现。在权益类基金规模增加的同时,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规模明显下滑,三季度两者规模合计缩水5000亿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持续提升。市场触底反弹,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快速增长23.37%至6.19万亿元,为2022年以来最高。投资者借道ETF频频加仓A股,三季度股票型ETF共获逾5000亿元资金净流入,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
7、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正式开始 结果拟于11月公布
据央视新闻,10月27日上午8点半,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在北京正式开始。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27日到30日4天的时间里,将有162个药品参加现场谈判和竞价。记者在谈判现场了解到:今年和此前一样也是由全国各地遴选的25名医保部门的谈判专家,分成5个小组,进行医保支付价格的磋商,这正式拉开了医保现场谈判和竞价的序幕。就今年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来说,我们比较关注三个特点,第一就是动态调整,第二是支持创新,第三是减轻负担。据介绍,动态调整方面,今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第7年对医保药品目录进行调整,保持了“一年一调”的状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药好药新增纳入医保目录。过去6年,已经累计新调入药品744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的数量增加到现在的3088种。新技术路线方面,及时将新获批上市药品纳入谈判,也能实现药品保障范围与临床用药需求更高程度匹配。谈判的最后的结果拟于11月份公布,明年1月1日落地,届时将惠及更多的患者。
8、纽交所:计划将旗下NYSE Arca的美股交易时间延长至每个工作日22个小时
当地时间25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计划将旗下全电子化交易所NYSE Arca的美股交易时间延长至每个工作日22个小时,待监管批准后实施。纽交所介绍称,延长后的交易时间将从美国东部时间每天凌晨1点3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23点30分。所有在美国上市的股票、ETF和封闭式交易基金都将适用这个“22小时”交易制度。据悉,这里所说的延长交易时间,依然属于俗称的美股盘前、盘后交易。纽交所表示,延长交易时段的清算将继续由美国存款信托与清算公司(DTCC)进行,后者近期也已经宣布延长运营时段。
9、北京:大力发展先进能源产业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发布。其中提到,大力发展先进能源产业。引领化石能源转向深度耦合、高效转化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支撑本地能源体系分布式、自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加快推动氢能高效制备、高密度储运等关键技术突破和装备产业化,提升氢燃料电池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建设中远途、中重型氢能货运示范专线,推动建设一批生物质制氢中心。有序发展全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新型液流电池等高比能、高安全性的先进储能装备。推动先进固态能量转化器件与装备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钙钛矿电池、叠层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积极发展碳纤维、高效低成本抗腐蚀磁性风电新材料、深远海风电关键设备和材料产业。大力发展虚拟电厂、车网互动、能源互联网等智慧能源产业。
10、深交所: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制度机制改革 推动优质案例尽快落地
10月25日,深交所联合陕西省委金融办、陕西证监局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深市并购焕新质”系列产业交流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并购重组是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的重要手段,“并购六条”出台恰逢其时、有的放矢,对于“跨界收购”“收购未盈利资产”等市场最为关切的问题均予回应,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与会企业关注到,前期深交所已有符合监管政策的案例落地,如捷捷微电发行股份收购未盈利公司,大家普遍希望尽快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向市场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接下来,深交所将在证监会指导下,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制度机制改革,破除阻碍并购重组市场的堵点,做好相关政策宣导,推动优质案例尽快落地,与各方共同创造活跃有序的市场生态。
11、深圳10月新房销售提前破1万套 创近年新高
据深圳特区报,深圳市9月29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后,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各大楼盘销售中心购销两旺,二手房成交量大幅增加,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明显。据统计,10月1日—26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认购10030套,合计102.93万平方米,日均认购量约390套、近4万平米房,这将是近年来深圳新房市场交易量的新高。
主题机会
1、中钢协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 供给端有望收缩
据媒体报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召开信息发布会称,将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中钢协已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据了解,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钢铁产量小幅下降,国内需求强度进一步减弱,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供需矛盾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低位,钢材出口增加,叠加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等因素影响,行业利润同比明显下降,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工信部近日表示将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聚焦钢铁、电解铝等重点产品,同时中钢协也进一步表态“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未来钢铁供给端存在收缩性的可能,行业向上弹性或将进一步加大。就钢铁板块而言,考虑到当前行业盈利已经处于底部,宏观政策刺激叠加供给收缩,板块景气度存在显著向上空间。
2、商业卫星产业链加快建设 助力卫星互联网发展
10月25日,具备年产150颗50千克至500千克级别小卫星能力的生产线--赛德雷特脉动式微小卫星智能制造产线项目,在湖南省株洲市正式启用。目前,公司已获得卫星订单,产线已正式投入生产。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卫星的制造能力,助力航天事业特别是卫星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德邦证券认为,北斗导航政策、产业条件逐步成熟,规模化应用加速。北斗产业应用已经初具规模,根据《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
3、首个量产飞行汽车工厂动工 低空经济发展加速
10月27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正式动工。这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体部分,规划年产能1万台。日前,小鹏汇天已完成“陆地航母”飞行体首次载人试飞,接下来将于11月12日在中国航展上进行“陆地航母”全球公开首飞,并在今年年底启动预售,中信证券认为,今年以来,各地政府积极从政策、资金、产业等角度积极研究和布局低空经济,发布众多低空促进方案和支持低空产业发展方案。低空空域面积持续扩大,空域精细化管理逐步清晰。11月12日-17日的珠海航展,以及11月27日-28日全球低空经济论坛值得关注,后续还有国家低空产业基金、国家级低空职能部门、更大力度超长期国债支持等政策值得期待,有望加快低空经济发展。
公司新闻
1、常山北明:公司拟实施资产置换
常山北明(000158)10月27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引入与软件业务有协同效应的新能源及智慧城市业务,同时剥离纺织业务。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常山恒新100%的股权(简称“置出资产”),置换控股股东常山集团下属的慧发新能源持有的石家庄市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以及常山集团下属的石家庄慧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石家庄市智慧产业有限公司的80%的股权(合称“置入资产”)。置出资产与置入资产的差额以现金形式补足。
2、海联讯:控股股东拟筹划海联讯和杭汽轮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股票停牌
3、中国动力:拟购买中船柴油机16.51%股权 股票10月28日起停牌
4、华康股份: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 股票停牌
5、川发龙蟒:拟1.08亿元收购国拓矿业51%股权
川发龙蟒(002312)10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收购控股股东四川省先进材料产业投资集团持有的四川国拓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拓矿业”)51%股权,以间接获得其控股的金川国拓矿业有限公司核心资产斯曼措沟锂辉石矿(优选项目)详查探矿权,交易作价1.08亿元。从中长期来看,本次交易将有效填补公司锂矿资源空白,补齐“硫-磷-钛-铁-锂-钙”循环经济产业链锂矿关键环节,未来将有利于降低公司磷酸铁锂综合成本。
6、格灵深瞳:拟增资、收购股权等方式取得国科亿道控制权 开拓军工领域智能化业务
7、广汇能源:拟20.49亿元转让伊吾能源开发公司40%股权 引入淖毛湖东部煤矿战略合作方
8、兖矿能源:拟投资95.74亿元建设年产80万吨烯烃项目
9、莫高股份: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10、广济药业: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遭证监会立案
广济药业(000952)10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
11、宁波方正:因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遭证监会立案
12、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净利润608.28亿元 同比增长15.04%
13、韦尔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44.74%
14、立讯精密: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
立讯精密(002475)10月25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1.43亿元—136.91亿元,同比增长20%—25%。凭借公司自主研发的先进工艺制程领先优势和精密智能制造领域的强大平台化能力,公司实现了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促进了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业务板块的高效协同,推动公司在预期的增长轨迹上稳步前行、健康发展。
15、长城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104.28亿元 同比增加108.78%
16、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06%
立讯精密(002475)10月25日晚间披露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1.77亿元,同比增长13.67%;归母净利润90.75亿元,同比增长23.06%;基本每股收益1.26元。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消费电子、通讯及数据中心、汽车等领域相继呈现新趋势、新亮点。
责编:梁秋燕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