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宣布对中国电车征收反补贴税,其中比亚迪:17.0%;吉利:18.8%;上汽集团:35.3%。我国商务部随即回应:不认同、不接受。
欧盟此举,看似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实则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非但无法拯救欧盟自身汽车产业的困境,反而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贸易争端,损害中欧乃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须明确的是: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不该被颠覆,一意孤行只会是开历史倒车。因为真正的竞争发生在市场与企业之间。只有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的创新努力,才能推动产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崛起,显然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必然。增设贸易壁垒阻挡竞争无法提升欧洲车企竞争力。它们的真正出路是和中国车企合作,推动中欧汽车产业互助互利、相互成就。
任何试图通过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的行为,也只是“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的把戏,对自己的病丝毫无益。
终审:孟文林 赵 奕 王 川
责编:郑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