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如何对企业微电网的源、网、荷、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负荷进行有序管理和优化控制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安科瑞崔怡蒙 时间:2025-01-14 14:32:33

一. 微电网的特点有哪些?微型:电压等级:35kV及以下为主;系统容量: 最大用电负荷原则E≤20MW自治:具有独立运行的控制系统; 独立运行时保障不低于2小时;连续供电,与外部电网年交换电量一般不超过年用量的50%;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50%以上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友好:交换功率和交换时段具有可控性与并入电网实现备用、调峰、需求侧响应等双向服务。

1.1 安科瑞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是什么?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是我司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及双碳的要求,总结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的经验专门研制出的新一代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本系统能够对企业微电网的源(市电、分布式光伏、微型风机)、网(企业内部配电网)、荷(固定负荷和可调负荷)、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负荷进行有序管理和优化控制,实现不同目标下源网荷储资源之间的灵活互动,增加多策略控制下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促进新能源消纳、合理削峰填谷,减少电网建设投资,提升企业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1.2 安科瑞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构成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分层式架构予以部署,监控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构成,其中站控层部署集群控制单元,负责站内光伏、风机、储能、整流和充电单元数据处理、存储、监视与控制;间隔层为具备测控功能的相关设备(光伏、风机、储能控制器,充电监控系统,计费控制单元等),负责数据采集和转发,并响应站控层指令;网络设备负责两层之间的通信,通信网络采用标准以太网及TCP/IP通信协议,物理媒介可以为光纤、网线、屏蔽双绞线等。系统支持ModbusRTU、ModbusTCP、CDT、IEC60870-5-101、IEC60870-5-103、IEC60870-5-104、MQTT等通信规约。

二. 技术标准本方案遵循的国家标准,本技术规范书提供的设备应满足以下规定、法规和行业标准:GB/T7424.1-2003光缆第一部分:总规范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Z17625.6-2003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制GB/Z17625.6-2003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制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5161.15161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JGJ118-2012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LGJ154-2000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GA161-1997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Q/GDW0214031-2014041-2010配电自动化技术原则Q/GDW0214035-2012010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TU)技术规范(一)Q/GDW0214036-2012010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TU)技术规范(二)Q/GDW553.1-2010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第一部分:技术条件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Q/GDW1807—2012终端通信接入网工程典型设计规范。QC/T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Q/GDW237-2009电动汽车光充储布置设计导则Q/GDW238-2009电动汽车光充储供电系统规范Q/GDW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397-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通用技术要求Q/GDW398-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Q/GDW399-2009电动汽车直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Q/GDW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13774430992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各专业相关的设计规程规定:太阳能电站有关设计规程规范:GB_T_2297-1989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典型设计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CECS85-96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J-249-1112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保护-导则CECS84-96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设计规范GB/T8897.4-2002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GB/T18287-2000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GB/T18332.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GB/T2900.11-1988蓄电池名词术语GB51048-2014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Q/GDW1885-2013电池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条件NB/T31016-2011电池储能功率控制系统技术条件GB/T32509-2016全钒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NB/T42134-2017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NB/T42133-2017全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技术条件NB/T42145-2018全钒液流电池安装技术规范三. 应用场景园区、社区、海岛、充电站、以及钢厂、化工、水泥、数据中心、医院等企业微电网。四. 一般用户需求系统应通过自动化装置、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园区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运行监视、事故记录和分析、继电保护、能量调度与策略下发等,完成企业微电网的安全供电、用电管理和运行管理。系统应由站控层、网络通讯层和现场设备层构成。4.1 系统功能需求:4.1.1数据采集及处理:通过测控单元与储能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桩、风机逆变器、光伏逆变器进行实时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实时采集模拟量、开关量。接收和处理的信息包括:充电桩充电功率;光伏逆变器功率; 风机逆变器功率;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实时信息;电池模块的电流和漏电流;各种故障告警信号和保护动作信号。

储能装置上送信息包括:开关量信息:直流侧、交流侧接触器、断路器的状态;运行模式(并网、孤网、充电、放电、待机等)、就地操作把手的状态等。模拟量信息:直流侧电压、电流;交流侧三相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非电量信息:IGBT模块温度、电抗器温度、隔离变温度等;运行信息:能量转换设备保护动作信号、事故告警信号等。

4.1.2 事件报警处理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应具有事故报警和预告报警功能。事故报警包括非正常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预告报警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或电芯过压、电芯欠压、电池簇过压告警、电池簇欠压告警、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硬件状态异常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类筛选有关报警,并将报警归纳于不同的报警窗口。4.1.3 运行监控微电网监控工作站是储能监控系统与运行人员联系的主要方式,就地手动控制是应急情况下的备用方式;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可提供重要参数的显示和必要操作按键;图形监控画面内容应包括:储能总览信息、主接线图、储能单元PCS监视、储能单元电池组监视、电池单体运行信息监视、储能跟踪计划曲线功能、通讯工况等;图形监控画面形式应包括:文本或图符表示的日期时间、模拟量值、遥信状态值、电能量值、实时统计值、历史数据、计算值等。 所有画面应可直接打印机打印或复制输出,且保持与监控画面效果一致;控制操作对象宜包括:直流开关、各电压等级的电动操作开关、主要设备的启动退出等;调节对象宜包括:储能PCS功率设定、装置运行参数设定等;控制操作与调节应具备:操作权限检查、同一时刻操作的唯一性检查、位置检查等安全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