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财经】据媒体报道,秀强股份因原董秘涉嫌操纵股价助原实控人高位减持一事,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导致公司股价跳空低开,创下年内新低。尽管公司业绩尚可,但股价近一年来累计下跌超过三成,这使得股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股民对于这些损失是否属于操纵股价后遗症提出了质疑,并主张应由相关责任人承担他们的损失。
如果媒体报道属实,秀强股份的原董秘和时任董事长涉及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他们必定会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为投资者提供了追索损失的依据。
从时间节点来看,时任董事长的股份减持是真实存在的,减持前股价大涨也是不争的事实。关键问题在于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同时,秀强股份在这一时期还发布了业绩大幅增长的重大利好消息,这使得人们纷纷质疑是偶然事件还是确实存在私下协议的核心问题。
作为普通投资者,很明显他们无法得出最终的结论。但他们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本栏认为,尽管投资者无法判断股价上涨与公司发布的业绩利好是否有关,但他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在这段时间和未来是否有重要股东计划减持股份。
实际上,承接帮助上市公司推高股价出售股票的案例并不罕见。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一些所谓的市值管理机构会冒险行事。
既然投资者无法分辨股价上涨和公司利好消息之间是否存在真实关联,那么他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股价上涨后是否有人成功减持的可能性上。如果存在这种可能性,投资者可以参与市场炒作,但一定要及时撤离。即使市场出现终结迹象,即使是割肉也应该退出。例如,对于秀强股份,没有及时出局的投资者已经深陷高位套牢的境地。
本栏并不建议投资者追高杀跌,但如果投资者参与了类似秀强股份的股价炒作,及时离场是非常必要的。哪怕之后股价再次上涨,也不要感到遗憾。毕竟,无法得知上市公司是否与机构勾结,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永远是首要考虑的。
当然,那些已经深陷高位套牢的秀强股份投资者仍然可以期待通过索赔来挽回损失。如果确实是因为上市公司或相关人员操纵股价导致投资者受损,只要监管机构确定了违法违规行为,投资者在法律层面上有权要求赔偿。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市值管理行为,除了加强监管机构的处罚力度外,还应该增加举报的奖励机制。毕竟,私下协议很难被发现,因此需要内部人士的举报。如果内部人士举报并经证实属实,应从处罚款项中分配一定比例作为奖励。这将最有效地从内部瓦解违法违规行为,使A股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