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车的发展浪潮中,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独特的技术路线,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增程器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够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启动发电,为车辆提供持续的动力。而柴油机,以其超高的热效率闻名于世,在众多工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奇怪的是,在新能源车的增程器选择上,柴油机却鲜有人问津。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首先,从增程器的工作原理和需求来看。增程器本质上是一个发电装置,其目的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电池电量无法满足车辆动力需求时,及时发电补充能量,确保车辆能正常行驶。这就要求增程器能够高效、稳定地发电,并且在启动、停止以及不同工况下都能快速响应。同时,由于增程器安装在车内,它还需要具备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和噪音低等特点,以保证车内的乘坐舒适性和车辆的整体性能。
柴油机虽然热效率高,能够将更多的燃油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在相同燃油消耗下产生更多的动力。然而,柴油机的这些优势并不能完全契合新能源车增程器的需求。
从排放角度来看,柴油机的排放问题一直是其 “硬伤”。柴油机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也有极大危害,可刺激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颗粒物则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更是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长期吸入会对人体心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在如今全球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制定了极为严苛的汽车排放标准。新能源车本身以环保、低排放为卖点,如果采用柴油机作为增程器,要使其排放达到法规要求,需要配备复杂且昂贵的尾气处理装置,这不仅会增加车辆的成本,还会占据大量的车内空间,同时也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整体效率。
再看噪音和振动方面。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较为粗暴,其燃烧方式是压燃式,在压缩冲程结束时,喷入的柴油在高温高压的空气中迅速燃烧,产生较大的爆发力,这就导致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噪音和振动。相比之下,汽油机的燃烧过程相对柔和,采用火花塞点火方式,在噪音和振动控制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车内空间相对封闭的新能源车来说,增程器的噪音和振动很容易传递到车内,严重影响驾乘体验。即使通过一些隔音、减振措施来降低影响,但这些措施同样会增加成本和车辆的复杂性。
另外,成本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柴油机本身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如前文所述,为了满足排放要求,需要配备昂贵的尾气处理系统,这使得柴油机作为增程器的总成本大幅上升。而且,柴油机的维护保养相对复杂,对机油、柴油的品质要求较高,后期的使用成本也不低。而汽油机在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以及维护保养方面都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更适合作为新能源车增程器的选择。
最后,从市场和消费者认知角度来看。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往往更关注车辆的环保性能、静谧性和科技感。如果使用柴油机作为增程器,会让消费者觉得车辆不够环保、不够先进,这与新能源车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期望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尽管柴油机热效率高,但由于排放、噪音振动、成本以及市场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新能源车增程器很少采用柴油机。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或许会有新的解决方案出现,让柴油机在新能源车领域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但就目前而言,汽油机以及其他更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依然是新能源车增程器的主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