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海关的数据,2024年,中国进口芯片数量为5492亿块,同比上升14.5%,而进口金额为3856亿美元(约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9.5%。
而2024年,全球芯片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6250亿美元,算出来,中国进口了全球约62%左右的芯片,可见,芯片形势依然不乐观,中国依然是芯片进口大国。
那么问题就来了,每年进口这么多的芯片,中国到底是从哪些国家和地区进口的?
根据海关的数据,按照金额排名,整理出前10大国家和地区如下:
从台湾省进口了1397.7亿美元,占比高达36.2%,同比增长了3.7%。再是韩国,金额为839.3亿美元,占比高达21.7%,同比增长了27.9%。
再是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日本、越南、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爱尔兰。其中美国增长最高,高达41.9%,但金额不多,只有117.8亿美元,排名第7名,占比只有3%。
可能很多人就奇怪了,都说美国垄断了全球50%的芯片市场,全球的先进芯片,大多都是美国的,比如高通、英特尔、英伟达、AMD等等,为何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却这么少?
其实这里是有原因的,美国本身芯片制造产能并不高,美国大多都是芯片设计企业,其制造更多的是委托台积电等来制造。
而制造出芯片后,也不会运回到美国,再出口到中国来,比如台积电帮苹果代工的芯片,会直接运送至郑州的富士康来制造iPhone。
所以这部分,是要算在中国从台湾进口,还有高通、AMD的很多芯片也是如此,台积电制造完成后,直接就从台湾省进入中国了,进口来源地,是计在台湾省的。
这就是为何从美国进口芯片少的原因,但实际上很多的芯片其实还是美国的,只是不在美国制造而已。
而韩国进口多,则主要还是存储芯片,特别是三星、SK海力士的DRAM内存、NAND闪存等。
从马来西亚进口芯片多,其实也是类似的原因,很多芯片设计厂,将芯片交给台积电等代工,台积电代工好了后,再运送马来西亚封测,封测完成后,直接从马来西亚,运至中国。
可见,芯片的全球供应链,是相当复杂的,设计、制造、封测,以及最终的需求,都是跨全球性的,进口来源国,并不代表真正的芯片供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