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杭州的张女士刚买了辆新能源车就想“卖车跑路”了?
老哥我一听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果不其然,这位车主被“CLTC续航630km”这个数字忽悠瘸了,结果冬天只能跑320km,差点把人气哭。
这不就是典型的“含金量还在上升”的坑嘛!
各位车友可得擦亮眼睛,千万别像张女士那样当了“大冤种”。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扒一扒新能源车市场那些不为人知的“套路”。
1.
坑爹的续航数据,谁来为消费者买单?
张女士的遭遇可不是个例。
不少车主都反映,新能源车实际续航与官方宣传相差甚远。
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原来是测试标准在捣鬼。
CLTC、WLTP、EPA这三个标准,简直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各说各的理。
CLTC标准下630km的续航,换成WLTP或EPA可能就只剩450km左右了。
更要命的是,冬天用车简直就是一场“续航噩梦”。
空调一开,续航立马“跳水”20%-50%。
你说这不是坑人吗?
买车时被忽悠一时爽,用车时想哭都没地方哭去。 建议大家选车时,以WLTP或EPA标准为准,再打个七折,才能勉强贴近实际使用情况。
2.
充电难题,新能源车主的“心头之痛”
充电问题简直就是新能源车主的“心头之痛”。有些车主反映,每周光是排队充电就得花6个小时,这不是在“内卷”吗?更别提那些充电桩经常故障、被ICE占位的烦心事了。
选车时一定要考虑是否能在家里安装充电桩。如果不行,建议选择快充能力强的车型。别以为省下的购车钱就是赚到了,长期的充电成本和时间成本可不是闹着玩的。
3.
保值率低,二手车市场成“鸡肋”
新能源车的保值率,简直是个“破防”的话题。张女士的车才开了没多久,二手车市场就贬值8万多,这不是在“割韭菜”吗?电池衰减、技术迭代快、政策不确定性,都是导致新能源车保值率低的原因。
购车时,优先考虑主流品牌,选择电池终身质保的车型。避开那些销量低、可能随时退出市场的“小鱼小虾”。没人愿意买个“孤儿车”回家,售后服务跟着“一地鸡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