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会上,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素梅介绍了近年来郑州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
王素梅表示,近年来,郑州市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引擎,深度融入产业链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产聚才、以才促产”良性循环。
一是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夯实产业发展根基。郑州市连续四年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培养涌现出一批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带动全市技能人才总量持续攀升。截至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13.94万人,占全省总量的16.1 %。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1701人,居中部地区前列。
二是精准对接产业链,赋能技能人才培养。精准匹配产业需求,进一步优化技工教育和技能培训布局,新增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42个新兴专业点。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服务全市20条制造业产业链,与比亚迪、富士康等“链主”企业共建“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率先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数字技术、机器人技能培训,培养数字人才7万多人,其中机器人系统操作运维人才近2万人。宇通集团、汉威科技等企业通过产改试点,推动一线工人参与技术革新,专利申请参与比例达80%,孵化出一大批“现代工匠”。
三是打造技能竞赛品牌,推动竞赛成果高质量转化。郑州市构建了“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行业)”五级竞赛体系,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技能大赛等多项国家级赛事;深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活动,首创性提出“竞赛+就业”办赛模式,形成政策叠加合力,推动竞赛成果转化,实现高水平竞赛促进高质量就业。
王素梅表示,2025年,郑州市将聚焦郑州市重点发展的20条产业链,持续优化“政策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生态,多措并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构筑校企协同育人新生态。持续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世赛国赛、技能领军型人才培育项目聚焦,推动培训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全面提升郑州市的人才竞争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助力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