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马云回归后的第一把火,烧出了中国科技新高度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认知重构局 时间:2025-02-25 17:30:35

在马云现身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后,阿里巴巴放出重磅信号

正文

"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超越过去十年总和!"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的这句话,就像往科技圈扔了颗原子弹。

当我翻开财报数据时,手都在抖——单季资本开支318亿,同比暴涨331%,这相当于每天烧掉3.5亿真金白银。

这不是简单的军备竞赛。

过去十年阿里在云和AI的总投入是3760亿,而未来三年要破3800亿。

你猜我看到了什么?财报里藏着更惊人的细节:阿里云AI产品收入连续6个季度三位数增长,通义千问大模型的衍生应用突破9万个,连苹果都找上门合作开发中国版AI功能。

这些数字背后,是阿里正在构建的算力帝国。

我在杭州某数据中心亲眼见过阿里的黑科技。

液冷服务器浸泡在绝缘液体里,能耗直降70%;

自主研发的含光800芯片,推理速度吊打传统GPU;

更别说那个能处理千万级tokens的Qwen2.5-Max模型,现在每天要处理数亿次AI请求。

这些硬核投入,让阿里云坐稳亚洲云计算头把交椅。

吴泳铭把家底都押在三个方向:

算力基建要建30+全球数据中心,大模型要通吃开源生态,现有业务要AI化改造。

当高德导航推荐路线时,是机器学习在预测拥堵;

连钉钉审批流程,都可能被智能助理接管。

国金证券的朋友给我算过账:这3800亿里,500亿砸服务器,80亿买交换机,36亿购光模块。

寒武纪、海光这些国产算力股应声暴涨,连做液冷的英维克都成了资本宠儿。

但更深层的变革正在发生——中国科技资产正在被重新定价,阿里要做的不是跟随者,而是游戏规则制定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