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Meta发布AI新眼镜!疯狂堆料,真能「读懂世界」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冯璃月 雷科技 时间:2025-03-06 23:05:52

在此之前,meta 在稍早前低调发布了「次世代」的AI 眼镜——Aria Gen 2。

图/ meta

尽管仅面向研究人员而不推向消费市场,但在这款眼镜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 meta 对 AI 眼镜的构想和技术储备,甚至已经能看到下一代 Ray-Ban meta 的影子。

疯狂堆料 ,Aria Gen 2能「读懂世界」了?

顾名思义,meta Aria Gen 2 不是一款横空出世的产品,第一代推出 2020 年,定位于帮助研究人员通过访问尖端研究硬件和开源数据集、模型和工具,加速机器感知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转化。

时隔五年后,Aria Gen 2 有了全方位的升级,甚至可以说在堪称「朴素」外表下,是一场疯狂的技术实验。

Aria Gen 2,图/ meta

从外表看,Aria Gen 2 依旧有着原型产品一样的粗犷,但比起第一代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飞跃,正面镜框部分几乎就像一副普通眼镜,重量也控制到了 75g,比较大的问题是镜腿部分仍然很宽大。

尽管如此,我们还要考虑到 Aria Gen 2 内置了包括 RGB 相机、6DoF SLAM(空间定位)相机、眼动追踪相机、空间麦克风、IMU(双惯性测量单元)、气压计、磁力计和 GNSS(卫星定位)等一系列的传感器。

甚至在鼻垫部分,meta 还想尽办法塞下了一个用于测量心率的 PPG 传感器和一个用于准确拾音的接触麦克风。

Aria Gen 2,图/ meta

这种在感知层面近乎于「堆料」的设计思路,体现了 meta 对智能眼镜未来形态的一个思考:只有当眼镜能像人类一样,持续不断地感知并理解周围世界,才有可能真正迈向下一代计算平台。

这也是 meta 在 Aria Gen 2 上的一个目标。

具体而言,通过 6DoF SLAM、RGB 摄像头与 IMU 的紧密协作,Aria Gen 2 能实时构建周围环境的精细三维地图,并持续准确感知用户的位置和状态变化;接触麦克风和心率传感器则进一步拓宽了眼镜设备对于用户状态的感知维度,也缩小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差距。

包括 Ray-Ban meta ,目前所有的 AI 眼镜对外界的感知基本都只依赖单颗 RGB 摄像头,相比之下 Aria Gen 2 的多模态感知能力绝对称得上是「感知全开」。

Aria Gen 2,图/ meta

meta 还透露,感知不只是收集不同维度的数据,真正要读懂真实世界的空间环境,还依赖通过结构化语言模型和端到端学习来实现,最终准确、高效地看懂和听懂世界。

同时,Aria Gen 2 不仅支持手势追踪,还引入了新的 AI 个人助手 Ally 用于人机交互,也开放了各类接口,允许研究人员开发定制应用来测试各类交互和 AI 算法在眼镜端的效果。

而另一个关键在于,不管是 SLAM、眼动追踪、手势追踪,还是语音识别和交互,都是基于 meta 专门定制的低功耗 AI 芯片,在无需云端连接的情况下运行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

没错,不是上一代的骁龙 835,也不是目前 AI 眼镜普遍采用的骁龙 AR1 Gen 1,而是颇为神秘的 meta 定制芯片。

此外,相较于将计算交由手机端甚至云端处理的方式,这种本地化处理的优势非常明显,除了在确保隐私安全的同时实现全天候环境感知,在日常体验中更直观的影响,是让眼镜在任何时候都具备即时反应的能力。

Aria Gen 2,图/ meta

值得一提的是,在 75g 的重量和疯狂的硬件堆料下,Aria Gen 2 还做到了续航的提升,官方宣称可连续使用约 6–8 小时。作为对比,上一代 Aria 内置约 2.5 Wh 锂电池,仅能在标准记录模式下持续工作约 1.5 小时。

这种表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更高效的定制芯片和电源管理设计。当然,Aria Gen 2 并没有配备支撑 AR 显示的光学显示模组,也是续航能够做长的前提之一。

下一代 Ray-Ban meta,AI 眼镜的新起点?

从 Aria Gen 2 的技术布局来看,下一代 Ray-Ban meta 眼镜的技术定义已经初露端倪。最直观的可能无疑来自芯片端。

从芯片选择上看,这代 Ray-Ban meta 采用的是骁龙 AR1 Gen 1 平台,也是目前其他 AI 眼镜普遍采用的平台,不仅提供了足够强的 CPU 性能保障日常运行,也提供了 ISP、NPU、GPU 等计算模块,可以实现语音交互、影像拍摄、图像显示等功能。

Ray-Ban meta,图/ meta

但 AI 眼镜想要继续突破,可能还需要在各方面更进一步,同时也要解决功耗和性能之间的平衡。而从 Aria Gen 2 搭载了 meta 定制低功耗 AI 芯片来看,meta 似乎也有意识开始着手摆脱对第三方芯片的限制,为下一代消费级产品打基础。

换句话说,下一代 Ray-Ban meta 或许将转向 meta 定制的 AI 芯片,以提升本地 AI 计算等能力,最大化匹配 meta 在产品端的需求。

同样在感知层面,尽管可以预想,Aria Gen 2 所拥有的「感知全开」能力可能不会完全平移到消费级产品中,但部分关键技术极有可能被精简并集成,比如在已有手势识别能力基础上扩展出更具应用潜力的手势追踪。

又或者是导入接触式麦克风和骨传导技术,基于定制芯片实现的本地 AI 推理能力,实现更准确和智能的人声拾音。从现实来看,这些功能组合是可能成为下一代 Ray-Ban meta 的标准配置的。

Ray-Ban meta,图/ meta

当然,下一代 Ray-Ban meta 最大的悬念仍然是「显示能力」的引入。虽然 Aria Gen 2 并未配备光学显示模组,但这并不意味着下一代消费级眼镜不会有所突破。

去年底,英国《金融时报》就引述知情人士表示,meta 计划最早 2025 年为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导入显示屏,用来显示 meta AI 的通知回复、翻译等信息。

考虑到目前的显示技术,大概率也是采用光波导方案,来实现简单的 AR 显示功能。另外从 Ray-Ban meta 的产品策略以及 meta 与依视路陆逊梯卡(Ray-Ban 母公司)之间的角力来看,或许下一代还是会保留不带显示的版本。

相较之下,外观设计可能是最不需要揣摩的部分,大概率还是延续前两代产品选用的 Ray-Ban 经典款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