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雷军火爆全网!
当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代表通道亮相时风头盖过海尔老总时,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关于新能源汽车“同质化竞争”的发言:
1、以差异化创新破局内卷。
2、坚决反对不公平竞争,诋毁同行等行为,维持良好市场秩序。
这两个核心观点有一个共性——新能源车企要高质量发展,就得回归正道,马上停止搞歪门邪道!
雷军借两会发出的呐喊,恰似一把利剑,矛头直指新能源汽车行业愈演愈烈的“黑公关”乱象。
黑公关是拦在技术赛道上的“污水池”?
雷军的发言撕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后的“遮羞布”,如同“官宣”一般揭开了“表面繁荣”下的暗流——
当技术差距不断缩小,“黑公关”或已成为个别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请勿对号入座)
让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明争”:
2023年5月,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已经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举报,比亚迪的几款车型涉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2023年7月,小鹏G6与理想L7就续航数据、销量数据等问题,互相质疑对方数据造假,如同罗生门!
2024年8月,凯迪拉克放出一张宣传自家置换政策的微博,海报标题为“即刻置换”,“即刻”对应的英文“ZEEKER”与极氪汽车的英文名称“ZEEKR”只差一个字母。
……
再来看一看“暗斗”:
前两年,当小鹏汽车、欧拉好猫、奇瑞瑞虎、广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车深陷“电池虚标”舆论战时,特斯拉来一个“反向虚标”,瞬间将国产新能源汽车打上虚假宣传的“耻辱柱”。
但更细思极恐的是,小鹏G6上市期间,某平台监测到38%的“续航虚标”差评来自同IP段账号。
2024年,理想MEGA上市时,大量账号通过P图、配乐将其外观丑化为“棺材”。而理想此前报案材料显示,涉嫌侵权的42个账号中,61%归属地与友商经营范围存在地理重叠。
……
相信到这里大家已经看出端倪来了,当“明争暗斗”也不好使的时候,只能祭出大招了:
把火力向“黑公关”身上转移!
近年来,各车企纷纷成立法务部、公关部,对网络谣言追究法律责任,甚至不惜真金白银悬赏举报人:
比亚迪自2021年起开展“比亚迪清朗行动”,累计投入超千万元打击黑公关,单案最高获赔201万元。2024年更推出“举报奖励长期有效”政策,最高奖金500万元。
2024年8月,极氪法务部官方微博发布严正声明,称对近期网络上出现包括“捏造极氪公关假消息、谎称2022年数据采集车和工程验收车为新款车型、极氪车主签保密协议”等网络暴力行为已经报警并追究法律责任。
2025年2月,蔚来法务部官方微博发布公告,宣布将以最高100万元的奖励金额,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黑公关和网络水军恶意攻击的线索和证据。
2025年3月4日,鸿蒙智行法务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鸿蒙智行品牌及旗下尊界S800产品遭诋毁,严重误导公众并损害企业商誉。目前,涉事公司多名人员已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并经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
某咨询机构的监测显示,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领域攻击性内容已达去年同期的2.8倍,其中使用AI深度伪造技术的抹黑视频占比激增至37%,造成品牌价值损失超过600亿元,相当于3家头部企业研发的总和。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市场规模即将超2万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为什么也会深陷传统互联网“封杀、抹黑、谩骂、捆绑”的囚徒困境?
大佬们为何能人前技术流,人后却放下身段下场“搞舆论战”、“买水军”、“做假数据”?
这到底是万亿产业中资本博弈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还是因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行业乱象?
为何黑公关偏爱新能源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为何成为网络水军、黑公关的重灾区,是因为它太火、太挣钱,所以有很多“不怕死的苍蝇”出来敲竹杠、想要分一杯羹吗?
答案可能未必!
当年房地产市场巅峰时期,体量比它大多了,根本没有这么乱。更不说房企之间几乎从来没有对喷、互黑的历史!
或许,答案在现象之外?
一是技术的护城河崩塌:零件复用率高,核心零部件厂商为了生存同样内卷严重,反手就供应其他车企的现象屡见不鲜,市面上车型其部分技术差异缩小到毫米级。
二是产品陷入趋同: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智能驾驶、供应链等方面趋同,部分车企难以建立个性化发展路径,很多车型都是彼此对标、剑拔弩张。
最后使得舆论战成了最终战场:要想生存,只能踩着对手的“尸骨”往上攀登,什么体面、风骨、荣耀早就在现实面前不值一提了。
破局之路: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阳光革命”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肩负着改善全人类生存环境、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使命。
但是,如何走出这“技术内卷-舆论互害-信任崩塌”黑暗森林,新能源汽车需要一场反内卷的“阳光革命”,雷军的发声,或许是一个转折点——
当行业集体向“黑暗”宣战,中国汽车才能真正从“大”到“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雷军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对此我完全赞同,‘反内卷’的本质就坚决规避低质量同质化竞争。“向前跑,不原地卷”,我们要坚定推进高端化、突出差异化和个性化,始终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雷军的“两会发声”,能否唤醒行业理性?
答案藏在每个企业的选择中:是继续沉迷于“黑暗森林法则”,还是携手走向“光明竞争”?
这场战役,没有旁观者。
写在最后:
2022年3·15晚会,以操作网络口碑为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英迈思被点名,随后的调查显示,在其客户名单中,华为赫然在列。
2024年3·15晚会,批量制造水军的“主板机”被曝光,彰显了国家重拳出击、整治网络环境的决心。
2025年3·15晚会再次临近,黑公关、网络水军蹭着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红利”愈发嚣张,说明“治标还需治本”!
扎客舆情认为: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应是电机与芯片的较量,而非水军与黑稿的厮杀。
车企们是时候放下手中挥舞的“舆论长矛”了!
不过也别忘了,要锻造更加坚固的“品牌声誉防御之盾”。
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