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料电池系统占据燃料电池汽车50%左右的份额
燃料电池汽车内核心零部件包括燃料电池系统、车载供氢系统等,其中燃料电池系统价值量占比高,达到50%左右,电堆作为燃料电池系统核心,价值量在系统内比例达到58%。
数据整理
2、燃料电池汽车快速放量,我国燃料电池系统行业需求旺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燃料电池系统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具有无污染、“零排放”、无噪声、无传动部件的优势,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发展前景广阔。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累计完成3626辆,完成2021年全年产量的2.04倍;2023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到5600辆,同比增长55.3%,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数据整理
同时,从2025年底的推广规划看,无论是氢能的顶层政策规划的5万台车还是各省规划量加总的11.8万台车,结合当前2万台的保有量看,未来几年内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年化增速均可实现高增长,并通过示范项目与部分商业化项目持续运转。
资料整理
3、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空间或将超过200亿元
以国家规划的燃料电池汽车5万辆推广目标、2023年底2万辆保有量计算,2024-2025年CAGR超55%,由于燃料电池车的导向是高重载、长续航领域的应用场景,所以系统和电堆的使用功率将逐步增大,系统售价也将随着规模化放量及技术迭代逐年下降,预计2025年燃料电池系统市场将在200亿左右。
数据整理
4、我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集中度较高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集中度较高,亿华通、重塑能源、国鸿氢能、捷氢科技、国电投为燃料电池系统前五大供应商,按营业收入分,五大厂商分别占比25%、24%、12%、11%和9%的市场份额。
数据整理
国鸿氢能产品覆盖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双极板等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并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各类车型以及分布式发电领域。其中,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堆是国鸿氢能核心产品,2023年系统收入达到6.84亿元。
数据整理
同时,国鸿氢能已经在五大示范城市群区域中的广东、上海与河南进行生产与销售布局。同时,由于未来燃料电池车整体的运营成本关键在氢源价格,而为应对燃料电池商业化挑战,国鸿氢能也在氢源廉价且丰富的非示范城市群区域实现布局。
资料整理(W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