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比亚迪秦作为一款兼具纯电与混动模式的车型,其冷却系统的维护成为车主关注的重点。冷却液作为保障发动机、电池及电机正常运转的关键介质,不仅需要定期更换,还需针对混动系统的特性采取特殊操作。本文将结合比亚迪秦的技术特点,详细解析冷却液更换流程及注意事项,帮助车主安全高效地完成维护。
一、冷却系统结构与冷却液作用解析


比亚迪秦的冷却系统采用双循环设计:
发动机冷却回路:负责传统燃油发动机的散热,需兼容高温高压环境。
电池电机冷却回路:针对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设计,需满足低温启动、高负荷工况下的热管理需求。
冷却液的核心作用包括:
防冻防沸:适应-40℃至120℃的极端温度变化。
防腐蚀:抑制金属部件氧化,延长系统寿命。
热传导:快速吸收并传递热量,避免局部过热。
由于混动系统同时包含燃油发动机和电力驱动单元,冷却液需同时满足两种动力源的散热需求,其化学成分与性能指标较传统燃油车更为严苛。
二、冷却液更换前的准备工作 1. 工具与材料清单


正品冷却液:必须选用比亚迪官方认证的专用冷却液(如BYD-6758B型),避免因成分不兼容导致系统腐蚀或性能下降。
工具套装:10mm/12mm套筒扳手(用于排放螺丝拆卸)千斤顶与安全支架(若需抬升车辆)漏斗、橡胶手套、收集容7m.schtoa.cn器(容量≥10L)厚毛巾(防烫伤)扭力扳手(确保接头紧固力矩达标) 2. 操作环境要求
车辆状态:熄火后静置至0ig.schtoa.cn少4小时,确保发动机、电池组及电机温度降至50℃以下。
安全防护:在通风良好的场105.schtoa.cn地操作,避免吸入冷却液挥发气体;穿戴防护眼镜及耐酸碱手套。
车辆支撑:使用千斤顶抬升车yrg.schtoa.cn辆时,需在底盘指定位置放置安全支架,避免车身倾覆。 三、分步更换流程与关键操作 第一步:排放旧冷却液
定位排放口:比亚迪秦的冷pr.schtoa.cn却液排放口通常位于发动机舱下方或底盘护板内侧,需拆除护板后暴露。
排放操作:使用10mm套筒扳手逆时针旋转排放螺丝2-3圈,待冷却液完全流出后重新拧紧(扭矩值:15-18N·m)。观察旧液颜色与质地:正常冷却液呈透明粉红色或绿色,若出现浑浊、悬浮物或油渍,需检查水泵、散热器或缸垫密封性。 第二步:清洗冷却系统(可选)
适用场景:长期未更换冷却液、冷却系统曾出现高温故障或维修后。
操作方法:注入软化水至膨胀壶MAX线,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5分钟,排出污水。重复上述步骤2-3次,直至排出液体清澈。 第三步:加注新冷却液
选择正确型号:比亚迪秦混动版需使用冰点≤-40℃、沸点≥130℃的专用冷却液,禁止与其他品牌或型号混用。
加注流程:使用漏斗缓慢注入冷却液至膨胀壶MAX线,避免溢出。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10分钟,观察液位变化,补充至MAX线。 第四步:排除空气与泄漏检查
排气操作:轻踩加速踏板至2000rpm,持续5秒后松开,重复3次,加速冷却液循环。观察膨胀壶内气泡情况,若持续冒泡需检查系统密封性。
泄漏检测:使用压力测试仪加压至1.2bar,保持10分钟,压力下降≤0.1bar为合格。重点检查水泵接口、水管接头及散热器密封垫。 四、混动车型特殊注意事项 1. 电池冷却系统维护 比亚迪秦的电池冷却回路独立于发动机回路,但两者共享膨胀壶。更换冷却液时需确保:电池冷却液液位不低于MIN线,避免触发高温保护。禁止使用含硅酸盐的冷却液,防止堵塞电池热管理模块。 2. 高压部件安全操作 更换冷却液时禁止触碰高压线束、电池包或电机控制器,避免短路风险。 若需拆卸电池冷却管路,需先断开12V低压电源,并等待5分钟释放残余电量。 3. 极端环境适配
高温地区:建议缩短更换周期至1.5年或3万公里,防止冷却液性能衰减。
严寒地区:选用冰点≤-45℃的冷却液,避免管路冻裂。 五、常见问题与应急处理
六、维护周期与建议
常规周期: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以先到者为准)。
提前更换条件:冷却液颜色变深、出现悬浮物车辆频繁出现高温报警混动系统大修后 七、总结
比亚迪秦的冷却液更换需兼顾发动机与电池的双循环特性,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排空-清洗-加注-排气”四步法,并特别注意高压部件安全与冷却液型号匹配。建议车主每6个月检查一次液位,结合车辆使用手册制定个性化维护计划,确保混动系统高效稳定运行。通过规范操作,不仅能延长车辆寿命,更能避免因冷却系统故障导致的动力中断或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