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产业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及发展(三)

IP属地 北京 编辑:朱天宇 常裕新创 时间:2025-05-16 19:30:49

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地位,并持续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本文聚焦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另一细分领域——重卡行业的发展情况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重卡

二、新能源重卡行业市场空间

01.新能源重卡销售情况

2018年至2022年新能源重卡销量猛增,整体呈快速增长势头,2023年新能源重卡实现销量36,037辆,增长率高达42.28%,渗透率为3.8%,按50万一辆的单价计算,2023年新能源重卡市场空间约175亿元。

2024年新能源重卡预计销量为6-7万台,全年渗透率预计达到7%。2024年的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重卡实际销量10,953辆,同比大增141%,Q1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达到8.08%。结合2023年新能源重卡全年销售情况,2024年全年新能源销量预计在6-7万台左右,市场空间约为300亿-350亿。

2019年,新能源重卡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为深圳等地的渣土公司2019年集中采购了3000多辆的纯电动渣土车。

02.新能源重卡市场空间(渗透率)

根据伊维智库(EVTANK)预测,2025年电动重卡的渗透率达到12%,2030年渗透率超过30%。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重卡的市场渗透率将超过10%,到2030年这一数字会接近50%。

综上,以2030年100万重卡存量以及45%渗透率计算。2030年,新能源重卡预计销量为45万辆,考虑到未来车辆的降价空间,按40万每辆计算,预计到2030年,中国整个新能源重卡市场空间为1800亿。

三、新能源重卡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市面上新能源重卡市场主要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燃油重卡巨头、商用车跨界玩家以及新势力。

01.新能源重卡市占率变化

2021-2023年电动重卡行业的CR5 分别为53%,58%和56%,2024年1月-5月份,CR5为61.62%(23年同期1月-5月CR5为66.6%),CR5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但低于传统燃油重卡(燃油重卡CR5超80%)。

2020-2023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分别为2,619、10,448、25,151以及34,560。由于新能源重卡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行业整体销量基数较小,近几年市场份额波动较大。

2020-2024年前五个月,吉利(汉马)市占率从第三名跌落第十。东风公司、三一重卡、中国重汽市占率变化较大,目前新能源重卡行业市场竞争分散,格局未定。

02.新能源重卡市场竞争情况

跨界玩家抢得先机:三一、徐工等工程机械背景主机厂凭借体系灵活、反应快优势迅速将“油改电”车型投入市场,采用直销的方式快速扩大销量,占据领先位置。

传统重卡转型缓慢,一汽、解放销量靠前:传统重卡龙头目前市场份额低于跨界玩家,主要是由于电动重卡对于第一梯队重卡厂商而言,是典型的破坏性创新,在面对破坏性创新时,组织架构、资源分配等会遇到巨大挑战。目前,电动重卡性能尚不足以达到柴油车市场主流C端用户要求,因此传统重卡投入较少,今年开始有加大投入进入市场迹象。

新势力主打正向设计+智能驾驶:新势力玩家通常采用正向设计,产品性能可靠性更好。运营理念是“重研正向电驱桥设计法、重智能、轻资产、轻生产”,Deepway和零一汽车商业化进程靠前,已有重卡车辆交付。2024年1-5月份,新势力领头羊DeepWay第一次进入重卡销量前十名,2024年1-5月完成销量746。

03.新能源重卡主要产品对比

04.新能源重卡金融政策对比

大部分新势力相比传统燃油重卡主机厂以及三一、徐工等玩家在金融政策方面短板明显。三一、徐工等由于已经过3-4年市场培育,销量规模与担保授信已形成正向相互促进效应。对于新势力厂商,目前暂未获得外部金融机构担保,条件为根据整车销量进行梯次授信。新势力玩家目前还需实现销量突破,获取第一批机构授信担保,从而在金融政策方面逐步完善。

同样的,相比其他主机厂的自有金融资质,新势力玩家目前暂无法通过自持风险来解决客户信用问题,因此仍需增大销售规模,并夯实自主风险管理能力,研究制定风险自担机制,从而补足自有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进一步的销售服务。

针对金融方面的短板,以零一为代表的新势力会在销售模式上做一些创新,如设立车辆持有公司,针对特定(资质差)客户可以进行以租代售;设立电池资产公司,对价格敏感型客户贷款仅需购买车身,用以降低首次出资、利率、资质要求等。

总的说来,除Deepway由于股东的支持,大部分新势力玩家的金融解决方案建设依赖于销售规模进一步增长,预计需要1-2年的时间去补足金融方面的影响。

四、新能源重卡行业发展趋势及布局机遇

01.新能源重卡发展阶段

从乘用车新能源化演进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新能源重卡处于第一阶段,三一/徐工等工程机械背景主机厂凭借体系灵活、反应快优势迅速将“油改电”车型投入市场,但是车型产品力较新势力正向设计车型有一定差距。结合行业多家访谈,项目组预计“油改电”产品在2年之内会成为过去式,三一、徐工仍然需要证明自己在正向车型的产品能力。

传统大厂(解放、重汽)的新能源子公司诞生预计还需要2年左右时间,当下是孕育新能源重卡(纯电路线)新势力最好的时机。

02.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情况

渗透率在5%以下,一般表明所在行业处于蓝海,但产品尚不能提供给客户良好的体验。一旦跨过了5%的门槛,代表产品基本上已经打开了消费场景,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新能源乘用车在2020年渗透率首次超过5%,资本市场先期出现数倍增长行情,随后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31.6%。

当前时点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水平接近2018-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水平,2021年Q1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更是达到8.08%,新能源重卡行业目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拐点阶段,现阶段大概率是投资布局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好时机。

五、新能源重卡行业未来格局展望

01.新能源重卡竞争力总结

02.新能源重卡行业发展驱动力

传统主机厂

主要为解放、东风、重汽、陕汽和欧曼5家(CR5>80%),上述5家主机厂在柴油车时代市场占有率之和超过80%。

在新能源时代,预计解放和重汽两家拥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厂商将会继续保持市场前列。解放拥有锡柴至变速箱/桥的全套动力总成研发能力;重汽背靠潍柴系,也拥有全套动力总成研发能力,以及从历史上看,解放和重汽历来重视自主研发,以其具备的资源看,解放和重汽起步可能会慢,但是会奋起直追。

其他三家主机厂(陕汽、东风、欧曼)并不拥有核心动力总成研发能力,在新能源时代预计将会落后。

跨界玩家

三一、徐工等跨界玩家中,预计宇通在油改电时代过去后将突显自己的优势优势。

宇通作为大巴电动化的头部玩家,在“三电”尤其是电控方面积淀较深。

三一、徐工在仍需要像市场证明其自主设计的车型;从决策效率和灵活度方面,市场更看好三一、对徐工的体系存有一定的顾虑。

新势力

新势力:代表玩家DEEPWAY、零一汽车、苇渡汽车和载合汽车。

第一批重卡新势力创始人普遍具有较强智驾/软件能力,对软件/控制算法投入高(显著有别于传统主机厂市场占有率为王的策略)。

目前,DEEPWAY和零一车型已开始批量交付,从用户实际场景PK来看,新势力正向车型性能(电耗,动力性等)均明显优于传统整车厂的油改电车型。

24、25是新势力量产的窗口期,是新势力产品铺向市场的关键时期。

END

什么是常裕产业研究院?

1.是集团旗下专注于产业研究的专门机构,拥有全职的专业团队;

2.是集团战略发展的“指挥棒”和“一号工程”,为集团旗下产业投资、产业服务等业务提供方向;

3.持续专注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医疗、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

4.作为集团“大脑”,不以盈利为目标,只以专业为追求!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