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车开发周期已缩短到20个月甚至更短,广汽本田P7研发就用了4年,实地测试总里程超150万公里,确保核心部件品质。”广汽本田副总经理袁小华4月15日在广汽本田P7发布会上如此表示。而且他还表示,广汽本田P7象征着广汽本田跑步进入智电时代的开始。
然而在袁小华眼中如此优秀的产品,广汽本田P7上市后却惨遭市场的冷落,上市当月(4月份)其零售量仅437辆。广汽本田跑步进入的智电时代刚开始,就面临惨淡的市场回应。广汽本田P7为什么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
不得不承认,在燃油车时代,本田凭借着低油耗、动力强劲的优势在一众合资品牌中表现的出类拔萃。然而,进入新能源时代,广汽本田却始终没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车型。虽然此前推出了e:NP1(极湃1)、e:NP2(极湃2),但两款车平均月销量仅百余辆。这样的市场表现,也从侧面证明了消费者并不买账。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汽本田全新推出的P7售价来到了19.99-24.99万元,而即便是P7的起步价要比姊妹车型东风本田S7要便宜了6万元,但是这个价位区间依然进入了当前新能源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区间。显然在缺少配置和性价比优势的情况下,广汽本田P7想要依靠之前的品牌力,已经很难在新能源市场有所斩获。
值得关注的是,有一些日系品牌已经“开窍”,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车型,也赢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其中,广汽丰田铂智3X在4月底累计交付量就已经破万,而东风日产N7的订单量也已经破万。
而归根结底,广汽本田在新能源赛道迟迟打不开局面,是因为其新能源产品口碑不扎实,产品技术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当然,这也是一众合资品牌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而相比其他品牌而言,广汽本田在燃油车市场上失守,更是令其“坐立难安”的一大问题。
要知道,自2021年开始,广汽本田已连续四年销量大幅下滑。而进入2025年其销量再次进一步下滑。数据显示,广汽本田今年1-4月份累计销量为11.1万辆,同比下滑21.4%。其中4月份广汽本田销量甚至跌至仅1.84万辆,同比下滑25%。而此前,仅雅阁一款车月销量就超2万辆,而如今广汽本田月销量仅1万多辆。此前,月销量轻松过万辆的飞度、冠道、缤智等车型早已一蹶不振,月销量甚至跌至百余辆。
面对这样的状况,广汽本田理应抱着一种虚心的态度向中国品牌学习经验,重构研发体系,技术上进行突破,加码新能源市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而不是一味地“吃”在燃油车市场积累的品牌“老本”。广汽本田已到了需“刮骨疗伤”的地步,以袁小华为首的广汽本田高层领导也应该拿出比以往更彻底的改革决心,才有可能助其走出困境。
写在最后
广汽本田P7上市当月零售量仅有几百辆的水平,未来半年内其销量又是否出现实质性的转变?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但从当前的竞争环境来看,广汽本田P7能够实现突围的概率已经不大了。而接下来广汽本田将会如何调整,也将决定广汽本田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本文由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作者:夏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错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