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5 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社交媒体正式宣布,小米自主研发的手机 SoC 芯片命名为 “玄戒 O1”,将于 5 月下旬发布。这一消息瞬间点燃科技圈,标志着小米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手机 SoC 芯片的厂商。
八年前,小米曾推出首款自研芯片澎湃 S1,但因技术瓶颈和供应链问题未能延续。如今,“玄戒 O1” 的亮相不仅是小米十年造芯路的里程碑,更被视作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阶段性突破。雷军感慨:“这是一场对耐心、投入与勇气的巨大考验。”
小米的造芯故事始于 2014 年。彼时,小米成立松果电子,开启芯片研发征程。此后,小米调整策略,转向影像、快充、电源管理等 “小芯片” 领域,推出澎湃 C1、P1、G1 等产品,逐步积累技术经验。2023 年,小米成立独立芯片公司 “玄戒技术”,由前高通高管秦牧云领衔,组建超千人研发团队,投入高规格保密研发。历时两年,终将 “玄戒 O1” 推向台前。
据官方透露,玄戒 O1 采用台积电 N4P 4 纳米制程工艺,CPU 为 Arm 公版 "1+3+4" 三丛集架构,包含 1 颗 3.2GHz Cortex-X3 超大核、3 颗 2.5GHz A715 中核及 4 颗 2.0GHz A510 能效核,可智能调配资源实现性能与功耗平衡。GPU 搭载 Imagination 的 IMG CXT 48-1536 核心,图形处理能力超过高通 Adreno 740,在游戏、视频等高负载场景下表现突出。该芯片研发历时八年,经历了从影像、快充等外围芯片的技术积累,到 2023 年成立千人研发团队实现核心突破的艰辛历程。值得关注的是,玄戒 O1 将外挂联发科或紫光展锐 5G 基带,未来计划向集成基带迭代。
小米自研芯片的突破,不仅可降低 20% 硬件成本,更将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业内人士分析,玄戒 O1 若成功量产,将推动国产手机厂商减少对高通的依赖,并激励更多企业加入芯片研发行列。德银报告指出,自研芯片或成小米股价上涨的四大催化剂之一,市场对其 5 月底发布会及后续机型表现充满期待。
玄戒 O1 的发布,是中国科技企业 “硬核突围” 的缩影。小米的十年坚持,印证了雷军所言:“做芯片是九死一生,但不做芯片,未来可能生死未卜。” 这不仅是小米技术野心的见证,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化进程的关键一步,与华为形成 “双保险”,降低 “卡脖子”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