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第三届无为小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活动在 “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 无为大地农产品综合大市场盛大启幕。此次活动以 “生态、创新、科技、融合” 为核心,通过标准化引领、荣誉体系激励、文化体验赋能,构建起从养殖到消费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吸引行业精英、企业代表及消费者共赴这场小龙虾产业盛宴。
来自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等多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为这场龙虾盛宴增添光彩与活力。安徽省渔业协会会长陈静宏,中国渔业协会安徽办事处主任蒋军、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会长唐建清,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吴义鸿,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何吉祥,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安徽省水产学会理事长陆剑锋,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主任张云龙,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天良,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鲍蓓蓓,合肥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赖年悦,芜湖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炜平,水产养殖网总编蔡俊,上海沪小胖龙虾总经理王继红,北京胡大餐饮有限公司顾问王超,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平,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安徽金邦紫约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德忠,安徽金邦紫约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翼然以及无为市委书记、市长匡健,无为市委、副书记刘美胜,无为市委常委、副市长徐韬、无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光磊,无为市副市长次仁多吉、政协无为市委员会副主席周淑萍等齐聚无为小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活动,共促产业发展。
一、产业根基:生态养殖与科技驱动双轮发力
无为市南濒长江、北依巢湖,29 万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孕育出钳壮体肥的 “无为小龙虾”。近年来,当地通过 “稻虾共养” 模式实现 “稳粮增虾”,亩均产量达 300 斤,综合产值超 26 亿元。科技赋能成为产业升级关键 —— 与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成立 “水产产业联盟”,建成 15 家生态育苗基地,攻克苗种供应难题;“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模式构建与示范推广” 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稻虾鳖养殖模式” 摘得全国创新大赛一等奖,为产业标准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第三届无为小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启动仪式
二、活动亮点:三维驱动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无为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俊荣发布《无为精品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标准》,从苗种选育到病害防治全流程规范养殖,推动产业向科学化、标准化迈进。
活动现场,无为龙虾五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五强养殖工匠等荣誉体系重磅揭晓。这些荣誉表彰了在养殖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等方面表现卓越的基地与个人,以标杆示范作用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树立产业发展新标杆,为无为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无为龙虾五大生态养殖基地颁奖:无为市陵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京淼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蓝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香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无为市清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无为龙虾五强养殖工匠:袁善勇、杨公平、汪林海、胡宝、朱忠贵
无为龙虾五佳特色名店:金世纪国际酒店、瑞龙龙虾、吉子酒店、无为印象、安德利酒店
无为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活动最佳组织奖:无为大地农产品综合大市场
这些奖项的颁发,不仅是对获奖主体的肯定,更将进一步凝聚产业合力,持续擦亮无为龙虾品牌金字招牌,助推产业繁荣发展。
无为市餐饮商会会长汤德俊介绍无为龙虾宴及制作过程
三、全链布局:从 “产业旺” 到 “乡村兴” 的升级之路
如今的无为小龙虾产业已形成 “养殖 - 消费 - 文旅” 一体化格局,无为市连续三年以 “龙虾消费季活动” 为媒,将田头小龙虾转化为餐桌美味与文旅体验,2023 年首届小龙虾消费季活动便吸引大量游客感受 “烟火气”。无为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稻虾种养规模,强化品牌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 “中国生态小龙虾” 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凌晨2点养殖场里的分拣忙碌,到消费季活动中的品牌闪耀,“无为小龙虾” 正以全产业链发展之势,书写着 “一只虾” 撬动区域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这场集产业、科技、文化于一体的盛会,不仅是无为小龙虾的实力展示,更标志着其向全国一流水产品牌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