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5月19日在其微博发文宣布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在5月22日晚7点。
“这次重磅新品特别多: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雷军称。
就在几天前,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直播中透露:“雷军正在闭关准备发布会。”
截至发稿,小米港股涨超2%。
15S Pro、平板7 Ultra等多款新品将亮相
5月19日,雷军在多个社交媒体账号更新内容。
在11点到12点的一小时内,雷军连发两条微博,其微信公众号也同步更新。
雷军这一系列社交动态的活跃,也引发了外界对小米相关产品动态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小米15S Pro的相关信息也浮出水面——该机已顺利通过3C认证,具备90W有线快充功能,且将率先搭载玄戒O1芯片。
有观点推测,这款手机在影像拍摄能力以及屏幕配置规格方面,可能会与小米15 Pro大致相当。
2025年一季度,小米手机中国市场激活量达324.37万台,同比增长40%,市场份额19%,时隔十年重回第一。主要驱动力包括小米15系列热销(累计销量超393万台)、国家补贴政策刺激及“人车家一体”生态协同效应。
小米在4000元—5000元价位段的市占率达24.3%,但对比苹果高端机型仍有差距。雷军此前提出,需平衡手机与汽车业务投入,规划研发优先级,未来五年计划投入1050亿元研发资金。
小米平板7 Ultra也已通过3C认证,其配备的电源适配器型号为MDY-17-EB,最高可支持120W有线快充。与上一代小米平板7 Pro的67W快充相比,它的充电功率提升了接近80%,预计从电量耗尽到充满所需的时间能够压缩至40分钟之内。
除此之外,该平板的屏幕尺寸也迎来了显著升级,增大到了14英寸,分辨率有望达到3K级别,并且支持LTPO动态刷新率技术,刷新率可在1Hz—144Hz范围内智能调节。
在软件与功能方面,平板会预先安装PC级的WPS Office,具备四分屏窗口显示、利用AI技术生成PPT、实现跨设备文件直接拖拽等实用功能,同时还对Adobe Photoshop、AutoCAD等专业软件进行了适配优化。
小米YU7无疑是此次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其车身外观设计与部分关键配置信息已经对外披露。目前已公开的资料显示,小米YU7拥有宽大的车身尺寸,车长4999毫米、车宽1996毫米、车高1600毫米,轴距长达3000毫米,最高车速能够达到253公里/小时。
在动力系统配置上,这款车采用了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其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分别为220千瓦和288千瓦。
雷军谈小米芯片“来时路”:从澎湃S1到“小芯片”
雷军还发布长文回顾了小米大芯片研发的历史。随后此话题登顶微博热搜。
雷军直言:“有不少人嘲笑澎湃SoC没有后续,但我想说,那不是我们的‘黑历史’,那是我们的来时路。”
雷军谈到,今年是小米创业15周年,早在11年前,2014年,小米开始了芯片研发之旅。2014年9月,澎湃项目立项。2017年,小米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正式亮相,定位中高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遭遇挫折,暂停了SoC大芯片的研发,但还是保留了芯片研发的火种,转向了“小芯片”路线。
雷军表示,再后来,小米澎湃各种芯片陆续面世,包含了快充芯片、电池管理芯片、影像芯片、天线增强芯片等“小芯片”,在不同技术赛道中慢慢积累经验和能力。
雷军透露,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元人民币。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他相信,这个体量,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在行业前三。
“如果没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玄戒走不到今天。”雷军说。
在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刘振泽看来,此次发布会是小米技术积累的集中释放,通过技术自主、高端化、生态协同与AI布局,向“硬核科技引领者”迈进,试图在智能硬件、出行等领域建立长期竞争优势,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小米此次新品发布会预示了‘技术攻坚+生态融合’的双核战略。玄戒SoC芯片突破手机核心SoC技术封锁,首款SUV YU7延续高性能基因,构建技术护城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屈启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屈启兴进一步表示,澎湃OS系统打通“人车家全生态”数据壁垒,平板升级为跨场景交互中枢,实现设备智能互联。这标志着小米正从性价比标杆向全球科技巨头跃升,通过自主创新摆脱供应链束缚,借高端产品重塑品牌,依托生态闭环强化用户黏性。
“然而,小米也需警惕技术商业化落地的潜在风险,以及培育高端市场用户认知的长期挑战。”屈启兴说。
作者:刘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