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OpenAI重组,孙正义软银开心了,但马斯克乐意吗?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雨柔 阿明观察 时间:2025-05-21 10:30:27

最近全球AI行业最大的消息,莫过于OpenAI的重组计划,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软银的认可。

这不管是什么原因,最重要的是,这个重组计划必须满足软银投资协议的核心条款。

软银此前对OpenAI的300亿美元投资协议中明确要求其进行结构调整,若OpenAI未能在2025年底前完成重组,即转为公益公司并保留非盈利实体的控制权,软银的投资额度将缩减至200亿美元。

OpenAI此次重组方案直接回应了这一条款,既保留了非营利部门对公司的控制权,又通过公益公司模式为商业化保留了空间,满足了软银的硬性条件,避免了投资缩水的风险。

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那里,强化企业市场布局,是未来重要也是最重要出路。

软银与OpenAI此前已成立合资公司SB OpenAI Japan,专注于日本企业级AI解决方案,如Cristal Intelligence平台,并计划每年投入30亿美元推动技术落地。

重组后的OpenAI治理结构更稳定,有利于合资企业长期合作,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也许你也想到了,软银就是希望通过OpenAI的技术赋能其从电信运营商向科技公司的转型,并在日本及全球AI基础设施竞争中占据优势。

无利不起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平衡商业与公益上,又如何降低政策风险呢?

OpenAI的重组方案通过公益公司模式平衡了盈利需求与社会责任,回应了外界对其过度商业化的批评,如马斯克的诉讼。

这种模式既能为技术研发提供资金,如微软合作的千亿美元投资计划,又保留了非营利部门的监督权,符合软银对长期可持续投资的偏好。

此外,全球监管对AI伦理和安全的要求趋严,非营利实体的主导地位可能有助于规避潜在政策风险。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微软的态度。

微软作为OpenAI的另一大投资者,虽未明确支持重组,但其与OpenAI的技术合作,如算力支持等对软银决策有间接影响。

软银可能认为,重组后OpenAI与微软的关系更稳定,能保障技术生态的持续发展。

同时,面对中国AI企业,如DeepSeek深度求索的低成本竞争压力,软银需要OpenAI快速完成治理调整以保持技术领先。

不可否认,软银的AGI战略与长期愿景还是很漂亮的。

软银CEO孙正义多次强调通用人工智能(AGI)是未来十年核心战略,而OpenAI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伙伴。重组计划通过强化非营利部门的控制权,确保OpenAI的研发方向与安全AGI造福人类的初心一致,这与软银的长期技术愿景高度契合。

当然,软银的快速认可本质上是利益与风险权衡的结果。这既保障了投资安全,又通过重组巩固了与OpenAI的战略合作,同时顺应了全球AI治理趋势。

我想:未来,双方在技术商业化、企业市场拓展及AGI研发上的协同效应,或将成为全球AI竞争格局的重要变量。

- END-

你怎么看?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