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资本市场建设等多维度发力,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决策部署。
开栏语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一揽子金融政策,稳预期、强信心。如何落实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即日起,本报推出“券商掌门人谈‘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栏目,邀请券商董事长深入探讨。
◎记者 王彦琳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资本市场建设等多维度发力,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决策部署。
国金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冉云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金融政策“组合拳”的广度和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三大部门通过货币、监管、市场工具的多维协同,释放了“稳预期、强信心”的明确信号,既针对当前外部冲击提供对冲,也通过制度性改革为资本市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他说,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要构建“制度稳、资金活、监管准、创新强”的良性循环。短期需通过政策“组合拳”提振信心,中长期则需依靠制度变革与市场生态优化,实现从“政策市”向“价值市”的转型。
政策“组合拳”重塑资本市场生态
冉云认为,随着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见效,将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基础、融资渠道、资金生态、主体活力等多个维度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类“平准基金”机制将强化市场稳定性。中央汇金公司作为“国家队”代表,通过持有上百家上市公司股票以及重仓宽基ETF,成为股票市场的“压舱石”。类“平准基金”的介入不仅有利于稳定短期波动,还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国家战略重点支持的优质资产方向,推动估值体系向基本面回归。
二是科创板与创业板改革将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化注册制改革、优化审核机制、扩大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包容性等举措,将有助于加速“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三是公募基金改革将重构市场生态。《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浮动管理费、利益绑定机制、三年长周期考核等改革,旨在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回报导向”。行动方案创新性突破制度框架,系统性重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有望影响机构投资行为,引导长期投资、鼓励权益基金发展。
四是并购重组新规激活产业整合动能。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引入简易审核程序、分期支付机制、私募基金“反向挂钩”等安排,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新规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还通过跨行业整合推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
券商如何助力债市“科技板”建设?
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债市“科技板”建设的政策。随后,券商等市场参与主体迅速响应,目前,多家券商首批科创债已发行落地。
在冉云看来,债市“科技板”将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二是优化债券市场结构,引导长期资金流向“硬科技”;三是完善风险定价与分担机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券商如何助力债市“科技板”建设?冉云认为:
第一,债市“科技板”赋予券商自身发行科创债的主体资格,券商应响应政策号召,积极推动自身科创债的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第二,券商是科创债承销的重要主体,应深入理解债市“科技板”与传统债券的差异并做好能力建设。一方面,债市“科技板”服务对象聚焦科技创新,强调服务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因此券商需从传统中介向“全周期服务商”转型,强化“债+股+并购”一体化支持,开发更契合科技企业特征的风险评估模型。另一方面,债市“科技板”产品设计更为灵活创新,券商应强化债券业务创新能力,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探索通过结构化分层、收入分成、可交换债、知识产权质押、数据资产支持等方式建立多元化增信生态体系。
第三,券商作为债市“科技板”的核心参与者,承担着市场生态培育的责任,应通过路演、科普平台破除信息壁垒,引导风险自担理念。此外,券商应结合业务特点致力于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可通过组织路演、投资者交流会等活动,增进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了解。
各方合力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自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以来,利好政策相继落地。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各项改革深入推进,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
展望未来,冉云建议:
一是推动数字技术赋能资本市场。当前全球正经历一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技术革新。近年来,证监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资本市场”,可以尝试推动人工智能与金融监管、市场运行的深度融合。例如,在投研端,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投研系统有望实现实时解析全球专利数据、产业链动态与政策文本,大幅提高产业链机会的挖掘效率,推动决策机制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跃迁。
二是强化制度基础,筑牢市场稳定根基。优化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的发行审核机制,增强制度包容性,重点支持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上市。完善退市常态化机制,加速劣质企业出清,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强化分红、回购激励约束,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者回报。严打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通过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此外,优化涨跌停板、融资融券等规则,降低高频交易对市场波动的干扰,增强市场韧性。
三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生态。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减少短期业绩压力,推动险资、养老金等增配权益资产,形成“回报增加—资金流入”的良性循环。同时,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定向支持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领域,引导资金精准灌溉实体经济。并且,深化公募基金改革,鼓励发行长期封闭式产品,抑制短期投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