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比亚迪入局两轮锂电,流量狂欢还是行业变革

IP属地 北京 编辑:陆辰风 电摩实验室 时间:2025-05-23 10:03:19

最近都在热议比亚迪入局两轮锂电,不少人将之视为行业革命,认为其汽车级锂电技术下放,势必将以更强的安全性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将对当下的两轮能源技术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冲击。

流量狂欢过后,再来审视一下比亚迪入局两轮锂电,忽然想起来此前业界疯传比亚迪造电摩,同样也是一阵热议,网上也看到了很多大踏板电摩的车型,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迄今仍然没有看到相关的产品上市信息。

*传说中的比亚迪电摩

再回到两轮锂电,锂电大厂入局电动两轮车赛道,从来都不是新鲜话题。

从2019年国标落地至今,除了锂电价格处于最高位的2022年前后,几乎每年都会看到类似的消息,宁德时代、亿维、孚能等,这些全球排名靠前的锂电池品牌,都已经陆续布局了两轮锂电领域,并且跟一些整车品牌达成部分车型合作,但从实际的规模化装机来说,仍然算不得是“大举进军”。

因而,不少业界人士在回答“如何看待比亚迪入局”时,第一反应并非“技术下放”,而是对“业务定力”的关注,到底是蜻蜓点水还是聚焦深耕?抛开比亚迪的光环效应,我们来理性探讨一下。

理论上来说,“比亚迪们”有着足够的理由来深耕电动两轮车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 444.60GWh,累计同比增长 67.10%,动力电池装机量 184.40GWh,同比增长 52.78%,产销整体延续强势。但从趋势来看,整车企业排产节奏正在逐步进入调整期,整体增速略有放缓,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表现略显疲态,环比下降4.3%。

而相对应的,包括储能、电动两轮车、轻型商用等“其他电池板块”快速上扬,当月同比增幅高达75.5%,业界一致认为该板块将迎来真正的窗口期。这其中,电动两轮车不仅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且由于标准迭代、政策驱动等利好因素,尤其是劣质锂电出清后留下的市场真空,都被视为是锂电广阔的增量空间。

从市场调研数据来看,一季度国内电动两轮锂电销量同比增长58%左右,两轮锂电龙头星恒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72%,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不仅直观反映出规范化后的整车市场正在迎来结构性改变,也映射出星恒在目前市场下的强大统治力。

可以说,随着标准迭代和市场监管持续推进,消费者对锂电正向认知的不断提升,势必也将进一步打开两轮锂电销量。可以说,对各大锂电巨头来说,以电动两轮车为代表的“其他电池板块”,无疑是其寻找差异化路径与新兴应用场景的优选项。

同时,随着新增产能的持续释放,电池级碳酸锂电价格已经低至6.40万元/吨,较年初下跌15.51%,更低的成本也让锂电品牌有了更加贴近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可能性。

汽车级锂电的技术下放,成为比亚迪光环下的行业聚焦点。

众所周知,刀片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热稳定性强,在针刺、挤压等极端测试中也不易发生热失控或起火,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以上,具有高能量密度优势,可助力整车续航提升,同时也具备出色的快充和散热性能,这些特性都非常契合高频次、长续航的使用场景。

但不同于电动汽车的出行场景,电动两轮车的应用场景看似简单,实则更加复杂。比如非常普遍的耐极温需求,在-20℃-40℃间的安全充放电和衰减问题;在颠簸道路、涉水骑行、露天充电等特定环境下的安全问题;相对狭窄的电动两轮车对电池尺寸的适配要求,当然还有电动两轮车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性等,都需要大厂通过技术智造的定向革新,来适配不同用户的痛点需求。

可以说,只有更加“适配”的技术,没有可以轻言“下放”的技术,如同汽车退役电芯不能够在电动两轮车上进行“梯次利用”,都是一样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与磷酸铁锂在电动汽车上的超高占比不同,电动两轮车市场反而是锰基锂电的天下,后者的市场占比高达70%,正是对不同市场、不同领域、不同用户需求的直观映射。

结 语

总体来说,比亚迪等大厂入局两轮锂电,将有助于市场和用户更加聚焦锂电应用,对电动两轮车加速锂电化将带来积极意义。

但其成败关键,仍旧在于其是否会真正聚焦两轮锂电业务开拓,以及是否会推出真正适配电动两轮、三轮的产品,并将性价比做到接近极致,真正贴近用户需求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所以,究竟是一场流量狂欢,还是行业变革,敬请期待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