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4月销量达10327辆,前4月累计销量38041辆,同比增长192.53%。然而,在销量增长背后,北汽蓝谷却深陷亏损泥潭,面临诸多挑战。
从业绩数据来看,北汽蓝谷自2020年起持续亏损,2020年到2024年累计亏损超300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北汽蓝谷净亏损为13.58亿元,归母净亏损为9.53亿元。现金流方面,2024年北汽蓝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2亿元,同比减少238.05%;2025年第一季度末,北汽蓝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和货币资金同比均大幅下降,资金紧张局面加剧。同时,北汽蓝谷长期资产负债率较高,2024年达75.33%,高额负债带来大量利息支出,加重了财务负担。
高成本是导致北汽蓝谷盈利能力薄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数据来看,2024年北汽蓝谷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50%至17.60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3.06%;2024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86%至13.5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2.60%。高额的研发和管理费用在销量未达预期时,难以通过规模效应分摊成本,严重压缩了北汽蓝谷利润空间。此外,北汽蓝谷的营销效能也并不尽如人意,2024年销售费用虽达18.21亿元,但市场推广投入效果却不佳,高管频繁变动也加剧了品牌战略的不连贯性。
为缓解困境,北汽蓝谷于今年4月推出了60亿元定增计划,控股股东北汽集团及其控制的关联方福田汽车将合计出资30亿元参与认购。然而,回顾2018至2024年,北汽蓝谷多次融资均未扭转亏损局面。此次定增能否有效改善北汽蓝谷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的关键节点,北汽蓝谷在销量增长与巨额亏损的矛盾中艰难前行,其何时能够解决自身阵痛,实现扭亏为盈,还需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