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早在2021年宝马就为BMW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搜狐汽车资讯 时间:2025-05-23 15:00:39

出品 丨 搜狐汽车

宝马新世代车型即将应用视平线全景显示,这项创新不是突发灵感,而是技术战略长期推进的必然成果。宝马在HUD领域的创新可追溯至22年前2003年宝马便成为首个在量产车上引入平视显示技术的欧洲制造商。

在2021年宝马就为BMW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2023年初,宝马率先推出了BMW全景视域桥概念——一款由宝马自主研发的革命性全景式柱到柱的平视显示屏。整个挡风玻璃成为一个大型显示屏,为车辆的设计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宝马的视平线全景显示采用超近距离投影,将整个挡风玻璃变成一个巨大的显示屏,从A柱延伸到另一侧A柱,提供全景视野。投影玻璃采用了先进的定制化涂层技术,即使在强光下或驾驶员佩戴偏光太阳镜时,也能确保投影画面的清晰度。

25年来,BMW始终秉持“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源源不断地创新,为客户打造专注、可靠、愉悦的驾驶体验。2001年,BMW通过一个物理旋钮开启了人机交互新世代,历经9次迭代,2025年,BMW再次领先时代,重新定义未来智能座舱,带来划时代级首创全景iDrive。

每个时代的BMW都敢于用一次次的“首创”,重新定义汽车和人机交互体验。2001首创BMW iDrive,标志着智能人交互问世;2003首创“抬头显示”大规模量产应用,让驾驶者目视前方,双手紧握方向盘;2015首创五维人机交互,将手势与语音操控结合;2021首创一体式悬浮曲面屏,呈现无缝宽屏视觉效果;2024首创0层级交互,最新BMW操作系统带来更直接的交互,智能个人助理(IPA)反馈速度提升10%;2025 BMW首创全景iDrive,凭借视平线全景显示开启重大飞跃。

BMW首创全景iDrive,打造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再次颠覆智能人机交互体验,将随首款新世代SAV车型在2025年内推出。

好的设计不是堆砌技术,而是让技术服务于驾驶体验。在用户界面设计上,宝马应用座舱“视觉锥”概念,以符合下意识的驾驶视线设计,减少视觉焦点的切换时间与频率。驾驶、导航、警示等关键信息沿视觉锥方向分层排布,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深度设计使驾驶者能在极短时间内捕捉必要信息,有效减少眼动幅度与认知负荷。

我们不容忍1%的安全风险。每次人机交互创新,宝马在生产前进行充分验证

我们不容忍1%的安全风险。BMW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从一开始就以驾乘者的安全为第一准则开发,严格遵循全球安全标准。

宝马每一项创新均以驾乘者的安全为核心,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严格遵循安全标准开发。中国SkyLab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研究中心进行3年不间断严苛数字验证,并基于600万中国用户的脱敏数据完成算法训练,更通过行业独家眼动仪追踪测试,从源头规避微动画干扰与视线分散,确保信息读取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全面满足复杂驾驶环境需求。

自2020年以来,宝马中国研发便启动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视平线全景显示在内超感智能座舱的可用性研究,有超过1180名用户参与了这项研究,访谈研究累计超过4700小时。宝马从提出数字化创新设计概念、功能研发与验证、测试到量产,过程严谨,目的是在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光线环境,让客户使用可靠的、成熟的创新技术。

宝马视平线全景显示的用户体验,PHUD要在复杂光线、不同角度保持清晰、稳定和友好。

宝马采用专利纳米黑色涂层技术,有效避免反射、炫光与偏光镜干扰,即使在烈日直射或雨夜灯光干扰下,图像依然清晰锐利。同时,超1米宽视域,最大40英寸显示面积,从A柱延展至另一侧A柱,赋予全景式视觉体验,无论驾驶者身高体型如何、座椅角度怎样,都能实现完整无盲区的读取体验。不仅如此,副驾、后排乘客也可清晰看到关键信息

BMW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带来超1米的超宽视域,成像面积达40英寸,支持100,000:1图像对比度与4K级超高清画质,即使环境光再复杂,也能确保每种颜色都饱满、每个图像都清晰可见。

智能人机交互在于屏幕、语音、按键、信息显示配合恰到好处,让驾驶和驾乘感到轻松和舒适。无论是驾驶者高矮胖瘦,无论前后排乘客,车内每一个角度都能清晰看到信息。任何环境光线下都能实现大面积、4K级超清晰、远视野、偏光墨镜友好的成像效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