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豫资数智化转型3.0时代什么样?秦建斌分享四大畅想

IP属地 安徽滁州 编辑:唐云泽 大河财立方 时间:2025-05-24 23:05:20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于各行各业、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已不言而喻。国有企业作为“顶梁柱”“压舱石”,也必然拥抱AI+治理的全新未来。

5月24日,人民网联合豫资控股集团举办数据智能合作伙伴会。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建斌,畅想了豫资数智化转型3.0时代。

数字化转型提速,三大应用场景初见成效

作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豫资控股集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发展。2016年至今,历经了两个阶段的跨越升级。

1.0时代筑基立柱,“以治开篇、以管强基”,紧跟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构建数字化管理“基础骨架”,拉开了豫资控股集团数字化建设的序幕。2.0时代聚智赋能,以“数智赋能、生态聚合”为战略导向,构建“1+N+6”生态矩阵,绘就“一朵云统揽全局”的架构蓝图,形成敏捷、数据双中台的智能内核,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之旅。

“目前,豫资控股集团打造了行政审批、财务投资、风险防控三大场景矩阵,数字化财务管理和司库体系等45项标志性成果串珠成链。同时,依托自有朋友圈,与专业团队合作,探索融入AI技术,联合人民网成功孕育出豫见大模型,公文、医疗、数字人、舆情预警等一系列AI应用实例,推动集团数字化建设向人工智能转型。”秦建斌表示。

目前三大应用场景初见成效:

智慧办公场景。专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设计开发AI智能公文处理平台,搭载基于DeepSeek V3模型训练后的豫见公文处理模型,通过一站式模型工作站,有效解决高效查找内容、归纳内容以及生成优质内容的需求。

科技研发场景。中豫飞马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郑州)有限公司积极开展针对新材料和新能源的AI智慧平台和数字化建设,加速科技成果的研发中试落地进程,成功孵化落地了郑州新云锦特导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基因工程中心在材料合成领域的垂直模型和高质量的铜合金数据库,与AI相结合,建设了领先的合金材料“AI+材料”开发平台,开发出三款国际领先的铜合金线束材料,攻破“卡脖子”技术。

智慧医疗场景。豫资开勒公司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联合研发孤独症全病程智能管理系统,协同专家单位围绕大模型训练,参与孤独症行业数据集标准制定,汇聚海量专病数据,推出国内首个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精准影像诊断大模型,诊断准确率超过95%。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孤独症患儿家庭及机构提供精准支持。

畅想3.0时代,实施“智能治理引领计划”

展望豫资数智化转型3.0时代,秦建斌认为,那将是一个“AI+BI”双轮驱动的智慧时代。

“豫资拥有3377亿元的资产规模,6个AAA信用主体,业务场景辐射全省各市县,投资业务涉及国际国内。我们计划构建云网墙数字基础设施底座,以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多元的应用场景为依托,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面向行业龙头及合作伙伴开放应用场景,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人工智能‘豫见+’生态矩阵组合拳,赋能千行百业。”秦建斌表示。

今年,豫资控股集团将围绕“三重一未来”(重点区域、科技产业人才一体推进重大行动、重大项目和未来产业),发掘出更多场景、转化更多技术、推出更多产品。未来五年,将实施“智能治理引领计划”,着力打造以下四大应用场景:

AI+新材料。谋划建设新型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AI智慧研发中心,利用更高效、精确、智能的自动化方式代替传统人工操作方式,同时通过AI对自动化平台赋能,实现机器自主做实验、自主分析数据、自主优化实验参数,颠覆繁琐耗时、高重复性的传统研发方式,加速标准化材料化学研究,助力科技快速突破创新。

AI+新能源汽车。依托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省级创新平台,在现有通用大模型基础上,探索基于多模态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开发垂直行业AI多模态思维引擎,为第三方开发商开发垂直行业人工智能业务应用提供商业化的SaaS平台支撑。

AI+生命科学。豫健生物医药集团以“环院环校环所”协同发展模式,布局中药、化学及原料药、创新药、医疗器械全产品体系,瞄准AI医疗等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如围绕自主研发的医疗AI大模型,与三甲医院就AI医学影像、医疗科研助手等开展落地,其中医学科研助手已在50多家医院使用,打通了科研、应用“最后一公里”,后续将推广国产信创、自主可控、标准统一的AI算力平台本地化部署,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AI+金融。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模型,自动识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并进行个性化的风险量化和评分,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目前中豫担保正联合豫资开勒,聚焦担保业务风险控制,开发基于DeepSeek的智能风险识别与分析系统,实现多元化多渠道的数据收集,整合内外部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