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开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纠结的功能?就说那个自动启停吧,我刚买车那会,觉得这功能可新鲜了,每次等红灯,车一停,发动机就自动熄火,绿灯一亮,轻点油门又能启动,感觉特智能。可后来和一些老司机交流,发现他们上车第一件事,居然是把这自动启停给关了,我当时就纳闷了,这么好的功能,为啥不用呢?
自动启停这功能,从设计初衷来说,那是为了环保和节能。想象一下,在城市里,到处车水马龙,等红灯或者堵车的时候,发动机要是一直空转,得多浪费油,还会产生不少尾气。有了自动启停,车一停,发动机就熄火,等要走了再启动,听起来是不是挺完美?但实际用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有一回我在市区开车,正赶上早高峰,那路况,简直了,走走停停,车刚熄火没一会儿,又得启动,频繁得我都担心发动机会不会 “发火”。就这么折腾了一路,我明显感觉驾驶体验大打折扣,每次启动时,车身都会抖一下,坐在车里特别不舒服。后来我才知道,这种频繁启停,不仅让驾乘人员难受,还会对车辆的一些部件造成损害。像起动机、火花塞这些,因为频繁启动,磨损程度可比正常驾驶时快多了。时间长了,维修成本自然就上去了,这对咱车主来说,可都是真金白银的支出啊。
而且,自动启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就拿下雨天过积水路段来说吧,要是自动启停没关,车在积水里突然熄火,这时候发动机要是再自动启动,水就很容易倒灌进发动机,那发动机可就遭殃了,修起来的费用高得吓人,保险公司还不一定赔呢。还有在坡道上停车的时候,自动启停也不太靠谱。有时候松开刹车,车辆会因为启动延迟,出现溜车的情况,要是后面有车跟着,那可就容易出事故了。
说到油耗,这自动启停也没起到它该有的作用。按道理说,停车时发动机熄火,应该能省油,可实际情况是,在一些短时间停车或者频繁启停的路况下,发动机重新启动所消耗的燃油,可能比停车时节省的还要多。因为发动机启动的瞬间,需要很大的能量,油耗自然就高了。像在那种红绿灯特别密集的路段,车刚熄火又得启动,根本省不了多少油,反而还增加了油耗。
所以啊,现在我也学乖了,上车就把自动启停关掉。虽说这功能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太多问题了。当然,也不是说这功能就完全没用,要是在一些长时间停车的情况下,比如在火车站等人,停车时间比较长,打开自动启停还是能省点油的。但大部分时候,特别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关闭它对车辆和驾驶体验都更好。新手朋友们,你们在开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对自动启停功能纠结的情况呢?不妨也和我分享分享你们的感受。
最后,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点帮助,麻烦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一下,祝您往后开车一路顺风,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