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一场聚焦新能源汽车服务领域的技能竞技于近日火热展开。此次竞赛吸引了来自成渝地区的18支顶尖团队,共计70名精英选手,他们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车身整形修复及车身涂装三大核心技能领域展开激烈比拼。
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的赛场上,重庆理工职业学院的冯泽鑫选手正全神贯注地对一辆新能源汽车进行细致检查。他首先通过肉眼观察车辆外观,确定损伤位置及程度,随后利用先进诊断仪器深入检测电子传感器的数据,确保车辆机械与电子系统均处于最佳状态。冯泽鑫在完成初步检测后分享道,科学的故障排查、检测及维修流程至关重要,而此次比赛所提供的先进实训设备,为他检验专业技能提供了宝贵机会。
本次竞赛不仅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维修这一前沿领域,还创新性地引入了VR数字仿真系统。这一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举措,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对产业升级的积极响应,更展示了技术创新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在焊接工艺中,VR系统能够精确定位焊枪与焊接板件的距离、角度及移动速度,极大提升了焊接操作的稳定性。
来自绵阳市三台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杨世兵选手,正佩戴3D眼镜,在虚拟焊接屏上专注操作。随着他手中的焊枪模型缓缓移动,屏幕上虚拟焊枪与钢板的夹角、焊道宽度等数据实时变化,直观展示了工艺精度的提升。杨世兵表示,智能系统能够精准记录每个操作细节,对提升工艺精度大有裨益。更令人惊叹的是,该系统还实现了“零耗材”实训模式,通过算法模拟金属熔融过程,使训练更加环保高效。
本次比赛不仅是选手们技能的比拼,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新体系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成立以来,该联盟已扩展至82家单位,涵盖车企、院校及科研机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作为联盟的年度品牌活动,本次赛事得到了四川省产教研教育科技研究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支持。通过政企校三方联动,竞赛内容与行业标准实现了深度对接,生动展现了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副校长熊元武表示,学校将以本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成渝地区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质量,并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这场双城竞技不仅是一场技能的盛宴,更是职业教育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焊接”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生动实践。随着“赛场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更多青年工匠将在这里启航,用精湛技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职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