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山西大同,相比南方城市,多了一丝微凉。5月18日,宁德时代在大同举办“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发布活动”,这意味着,继乘用车市场后,宁德时代将在重卡领域全力推广换电。
与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50%的临界点不同,重卡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并不理想,目前大约在20%左右。究其原因,存在续航短、充电慢与价格贵等缺点,尤其是前者,实难匹配重卡的高频使用场景。
而换电,可以说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比如最关键的补能时间问题,以前的电动重卡“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充电”,而宁德时代骐骥换电仅需5分钟,即可满电出发,大大提升运营效率。
解决了最关键的补能问题,新能源重卡市场未来有望获得进一步发展。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出,“在零碳转型和物流降本的双重挑战和机遇下,未来3年重卡行业将迎爆发式增长,实现50%的电动化率。”
一、
解决新能源重卡的技术与产品力问题,它其实并不能直接提升市场渗透率,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激活市场,以及如何打动用户?
以前,大家买新能源汽车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补贴,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问题是,补贴却不能一直这样持续着,所以在补贴逐渐退坡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同步下滑。
那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依然如火如荼呢?
从新能源乘用车的经验来看,市场驱动力增加了,以前单纯靠补贴推动,后面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愈发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还有以旧换新等新一轮补贴政策,等等。
至于新能源重卡,由于电动车的产品特性,以及重卡的使用场景,很难说产品力已经完全获得用户的青睐。渗透率比新能源乘用车低不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今年1-4月,重卡累计销量35.3万辆,同比下降0.69%;其中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4.6万辆,同比暴增197%,尤其是4月,销量逼近1.6万辆,直接创下历史纪录。
为什么新能源重卡产品力未能完全获得用户青睐,市场表现却是一片红火?
据《电动势》研判,以旧换新政策或在里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新能源补贴政策后,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码,目前已经成为左右用户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关键。
新能源重卡市场也一样,3月18日,财政部等几大部门联合发布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即报废旧车并新购新能源货车的,最高补贴14万元。
尽管新能源重卡市场十分火爆,可是整体渗透率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大部分用户当前在购买重卡时,首选仍然放在柴油重卡和燃气重卡上,新能源重卡还需进一步努力。
二、
新能源重卡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用户的投资与效益不匹配。而宁德时代此次推的骐骥换电生态,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之所以说宁德时代解决了这个问题,新能源重卡市场有望获得进一步突破,是因为在新能源重卡市场,换电在一定程度上是“刚需”,至少比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强不少。
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重卡总销量3万辆,其中充电重卡2万辆,换电重卡1万辆,大约占比三分之一。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季度每卖3台新能源重卡,其中一台是换电重卡。
对比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07万辆,其中换电乘用车销量大约6万辆,占比仅2%。也就是每卖100台新能源乘用车,其中2台是换电乘用车。
这充分说明了,对新能源重卡而言,换电重卡就是刚需。
在宁德时代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甚至认为,“重卡底置换电的模块化、标准化、驱储一体化更有利于高效、便捷地实现交通运输与路网绿色能源的融合发展,创建中国交通能源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孙逢春院士判断,“(新能源重卡)势必形成 ‘以换为主、以充为辅’ 的电动化能源补能网络。”
有人可能疑惑,既然换电重卡是刚需,为什么要选宁德时代骐骥换电,其它换电方案不行吗?
当然行,只是换电涉及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电池拥有权、换电站、金融与电池回收等等,而宁德时代本身是全球最大电池供应商,换电领域也有了长足布局,已经构建了一套完整生态。
用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总经理、时代骐骥CEO杨峻的话来说,“我们的使命,就是为行业提供‘最佳答案’。”
发布会上,宁德时代联合各方生态伙伴共同发布《大同宣言》,并宣布将共同践行国家政策,推动行业升级,加速换电标准化与网络化。
三、
宁德时代骐骥重卡换电方案能否被大家接受,甚至被整个行业推广开来,除了它的生态优势本身,还得看产品是否具备竞争力。
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发布了75#标准化换电块。杨峻强调,“标准化是换电产业的基石。”
相比充电重卡,换电重卡最大的优势是补能效率。据悉,在骐骥换电站,司机无需下车,5分钟内全自动完成所有换电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换电站配备24块电池,可支持日售电7万度。而在“超级枢纽站”,以同时为10辆车换电为例,单站日换电次数可2000次,单站日换电量超过70万度电。
另外就是兼容性,骐骥换电站可以兼容市面上95%以上的主流车型。通过轴距无极调节和姿态自适应技术,不同品牌、不同车型都可以一站通换。
据杨峻透露,“我们携手解放、陕汽、重汽、东风、福田、deep way等十余家伙伴,已推出30多款底盘换电车型,涵盖了6*4、4*2的牵引车及载货车,实现车型选择自由。”
“我非常高兴地宣布,就在今天,有8个品牌的底盘换电车型向19家客户共交付1478辆车!昨天,在云岗大酒店,各方已签署了6900辆车的订单!”杨峻进一步透露。
也有不少用户关心经济性,按照宁德时代的说法,骐骥换电已经比天然气略有优势,实现了“电气同价”。
假设按照一辆重卡全年跑10万公里来计算,采用骐骥底盘换电的重卡,单公里比油车节省0.62元,一年就多挣6万。即使跟LNG比,单公里节省0.2元,一年就多挣2万,而且电价稳定,不会受到气价波动的困扰。
曾毓群强调,骐骥换电实现全生命周期吨公里成本最低。
关于换电站布局,杨峻表示,到2030年之前,宁德时代将建设一张“八横十纵”,全长15万公里的全国换电绿网,组成16大城市群换电网络。
“我们正站在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我们的愿景不仅是技术领先,更是生态共赢,天下大同!”杨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