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新开源利润下滑近三成,减员降薪控成本,董事长张军政薪酬翻番

IP属地 北京 编辑:陆辰风 金融界 时间:2025-05-27 18:30:12

2025年4月,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6亿元,同比增长1.45%,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亿元,同比下降29.07%,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与此同时,公司内部薪酬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董事长收入翻番,高管团队薪酬增幅超过50%,而与此同时普通员工薪酬却有所下降,公司未来如何控本增利,成为市场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

产品毛利下滑主导净利润下降

公司在年报中明确指出,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本期高分子聚合物产品毛利润下降。在精细化工板块,尽管PVP系列产品销售成绩斐然,折合NVP单体销量强势突破20000吨,创下公司发展历程中的最高纪录,但整体毛利润的下滑抵消了销量增长带来的收益。

从市场环境来看,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售价为适应市场需求及竞争态势调整幅度较大。虽然公司通过落实精益生产、降本增效等举措提升了产品销量,但价格的下降幅度超过了成本控制带来的效益提升,最终使得毛利润下降,进而影响净利润。

新开源销售毛利率走势图

业务板块发展失衡拖累整体利润

从各板块收入情况来看,医疗服务板块营收出现了24.25%的下降,这也对整体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虽然医疗板块贯彻“销售引领,产品筑基”战略,开拓了多家三甲医院渠道,并一次性获三张三类医疗器械证,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但在报告期内尚未转化为实际的营收和利润增长。

而精细化工板块虽然营收增长5.25%,但该板块毛利率从59.62%下降至47.80%,这一问题限制了其对净利润的贡献。这种业务板块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公司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却未能同步提升。

成本费用变动影响利润表现

从费用端来看,虽然销售费用因子公司工资费用下降而同比下降14.24%,管理费用也因股权激励成本摊销金额下降同比下降11.73%,但研发费用却同比增长12.25%。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现有产品的优化升级,如化工板块组建上海研发中心开发光伏级PVP等新产品,医疗板块也在稳步推进研发创新。研发投入的增加在短期内会侵蚀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若能成功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有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外,营业成本同比变动23.68%,远高于营业收入1.45%的增长幅度,这也是导致利润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额薪酬激励核心高管团队

根据年报数据,剔除独立董事、监事会主席、监事后,新开源共有13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19位新开源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领取报酬1144.08万元,平均薪酬60.21万元,而2023年21位董监高薪酬的总额为761.27万元,由此计算增幅达到50.32%。其中董事长等核心高管薪酬增长尤为显著,董事长张军政收入增幅达到175%。这也是张军政的薪酬水平在行业中大幅提升。2023年,他的薪酬水平在428家化工企业中排名垫底,而2024年的薪酬水平则已跻身行业第85名;

与高管薪酬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员工薪酬出现了下降。2024年公司员工总数1163人,同比减0.17%;人均薪酬14.89万元,同比减1.0%。从公司整体运营角度来看,在面临利润下滑压力时,公司采取了一定的成本控制措施,员工薪酬成为成本压缩的主要方向之一。值得注意的上,员工平均薪酬在行业内排名大幅下滑,2023年员工平均收入水平属于行业前50%,为第173名;而2024年这一水平已经跌到行业前50%之后,仅为第254名。

开源节流vs降本增效

如上所述,新开源在2024年面临着业绩和内部管理的双重挑战与调整。“增收不增利”的业绩表现反映出公司在市场竞争、产品结构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而薪酬结构的变化虽然体现了公司对高管团队的激励导向,但也需要关注员工层面的影响,平衡好激励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展望未来,公司在精细化工板块应继续巩固PVP产品的市场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毛利润。在医疗板块,要加快新获医疗器械证的产品商业化进程,新业务重点包含抗菌医用耗材、医疗器械转化、生命科学仪器、医学实验室及大健康产品及服务等。将前期的研发和渠道拓展成果转化为实际营收。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表示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例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严控各项费用支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