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董鹏
编 辑丨朱益民
图 源丨
5月26日晚间,紫金矿业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草案明确“公司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放弃2025年度的部分奖励薪酬。”
根据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股票数量、份数,与具体的放弃金额公式等估算,包括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在内的12名高管,今年将分别减薪391万元至699万元不等。所换回来的回报是,以10.89元/股的“优惠价”购得上市公司股份。
实际上,上述多给股票、少发奖金,将管理层利益与公司市值表现绑定的薪酬调整方向,紫金矿业发布的《上市公司披露的市值管理制度》和陈景河在2025年度业绩说明会的讲话对此早有铺垫。
“以后公司管理层的奖金就少发一点,(收入)大部分跟股票、市值绑定,有信心公司的价值会被市场发现和发掘出来。”陈景河今年3月表示。
另一方面,紫金矿业的估值提升计划也在加速落地,公司在披露上市员工持股计划的同时,也对外披露了分拆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的港股上市草案,以实现对其境外黄金资产的价值重估。
更有效的激励
今年3月,紫金矿业首发市值管理制度。
其中明确,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管理层和核心员工薪酬结构,提高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员工持股计划在薪酬构成中的占比,并将上述人员的薪酬与公司市值表现深度绑定。
上述背景下,才有了公司高管承诺放弃2025年度部分奖金的一幕。
根据员工持股计划,具体放弃金额按照“个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受让股数*(回购均价15.55元/股-受让价格10.89元/股)”的标准执行。
此次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040.12万元,每1元为1份,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6431.6万股。即,每1份份额所对应的股票数量为0.0918股。
包括陈景河在内的12名执行董事、高管,获得的认购份额分为1633.5万份、1034.55万份、925.65万份三档,换算成受让股份数量分别为150万股、95万股和85万股。
员工持股计划也指出,“任何一名持有人所认购员工持股计划份额对应的公司股份数量均不超过150万股,约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0.006%……最终参加人员及其所持有的份额以员工最后实际缴纳的出资额对应的份数为准。”
由此,已经可以估算出公司各位高管自愿放弃的薪酬金额。
其中,陈景河与公司副董事长、总裁邹来昌预计减薪699万元,公司常务副总裁林泓富等4人预计减薪442.7万元,公司董秘郑友诚等6名高管减薪幅度则在396.1万元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家年营收超过3000亿元的全球矿业龙头,紫金矿业的高管薪酬在业内极具领先优势。
以2024年为例,陈景河、邹来昌二人年薪超过700万元,其他副总裁级别高管年薪则普遍在400万元至550万元之间,这一薪酬水平远超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比如薪酬上限更高的民营上市公司同期高管的薪酬上限亦不过300万元左右。
而在作出上述放弃奖金承诺后,上述高管今年薪酬可能会锐减至几十万元,所换回来的则是以较低的价格购得公司股份。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自紫金矿业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普通A股。员工持股计划的授予价格,按照公司股份回购交易均价的70%计算,即10.89元/股。
而截至5月27日收盘,紫金矿业最新价为17.88元/股,总市值达4662亿元。如此一来,二者之间就产生了6.99元/股的差价。
如果按照陈景河至多150万股的员工持股份额计算,上述差价达到1048万元,在全部覆盖掉上述减少的700万元奖励薪酬后,尚有350万元左右的“持仓浮盈”。
代价是,公司高管参与此次员工持股计划,需要承受未来公司股价的波动风险。同时,上述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存续期分别达到2年、5年,上述高管普遍也需要投入千万元左右的资金参与,资金成本同样不容忽视。
相比之下,紫金矿业的普通员工由于无需承诺放弃部分奖励薪酬,其持股的安全边际也会更高,只有公司股价高于10.89元/股的授予价格便有利可图。
一切为了市值
在上述市值管理制度中,陈景河被列为紫金矿业的市值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两天后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陈景河表示“紫金目前的市值管理做的不算很好。我们的成长性非常好,但是估值不怎么样。从同业来说,跟海外的南方铜业、自由港比,那我们业绩肯定比他们好很多,但是我们的市值比他们还低……”
此后,紫金矿业变得愈发重视其市值表现,几乎每个月都有相关动作。
今年4月上旬,外部关税政策突然变化,COMEX铜价短期三天便抹平了一季度所有涨幅,4月7日美股、A股和H股铜矿类上市公司全线大跌,紫金矿业全天A股、H股分别下跌9.94%、15.35%,一天时间市值损失超450亿元。
当天,紫金矿业便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并审议通过10亿元规模的回购方案。三天后,公司便已完成了9.99亿元的买入。
5月1日,紫金矿业再次披露了一份分拆上市公告,计划将全资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分拆至港交所主板上市。
彼时,记者统计结果显示,港交所划分的14家黄金及贵金属公司市盈率中位数超过21倍,投资者相对熟悉的山东黄金、赤峰黄金分别为34.58倍、27.58倍,中国白银集团与招金矿业更是超过40倍。
放在全球范围内对比,纽蒙特、巴里克黄金、伊格尔矿业三家公司最新市盈率也在15倍至31倍之间,同样高于紫金矿业的A股、H股估值水平。
“此时分拆境外黄金资产赴港上市,既是把握行业周期与政策红利的战略举措,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黄金资产价值重估的稀缺机会。”紫金矿业表示。
另据公司更新的分拆上市草案,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2024年的净资产、净利润分别达到211.4亿元和44.58亿元(未经审计),叠加市场可能会给予的行业龙头溢价,港股上市后市值达到数百亿元问题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矿业的战略执行能力非常强,确定发展目标后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尽力达成。
比如公司近几年新开辟的锂盐业务,受到行业供需、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紫金矿业2023年以来多次调整其2025年的产量指引,但是2028年产量达到25-30万吨LCE的中远期目标却保持不变。
同时,在公司2025年锂产量目标实现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又完成了对藏格矿业控制权的收购,这不仅使得公司增加了在巨龙铜矿的权益,也对公司中远期锂产量目标达到提供了帮助。
不过,相比于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运行非常复杂,股价涨跌除了企业自身质地影响以外,还受到市场偏好、资金等多种变量左右。
未来,紫金矿业能否如愿迎来估值提升,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