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新能源车逆袭!绿牌车时代全面来临,燃油车彻底凉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科技Mentor 时间:2024-08-08 22:46:11

2024年7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到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全月突破50%,这意味着绿牌正式成为多数派,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过去,从4月上旬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达到50%,到7月全月渗透率稳定超过50%,这一转变仅用时不到3个月。中国新能源车市销量创历史新高,电动化进程显著加速。比亚迪作为新能源市场先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5月推出的第五代DM技术,覆盖车型从轿车到SUV,7月销量更是突破了34万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过程中,比亚迪占据了超过1/3的贡献,为加速新能源替代燃油车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新能源汽车的“狂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合资燃油车终端销量可谓是溃败来形容,特别是日系车企,下滑幅度均在两位数以上。燃油车保值率快速下滑、二手车价格崩塌。合资燃油车越来越难以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即使降价促销也难以挽回颓势。随之而来的是,合资燃油车迎来批量关店潮,经销商网络崩溃,产生了大量的消费者纠纷和维权事件。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新能源汽车如此迅猛发展,而传统燃油车却节节败退呢?

首先是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在动力、静谧性、智能化等方面已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尤其是插混技术,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动的功能于一体,在价格关口突破以后,燃油车难有还手之力。这也推动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性转变,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技术代差对燃油车形成“技术压制”。

其次是消费群体认知度的提升。随着销量快速增加,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性能、使用体验、用车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经积累到足够的深度,这改变了大众消费群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的逆转以及逐渐取代。

再次是政策支持和激励。国家加大了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力度,另外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完善和规模效应。中国新能源汽车有非常优秀的“生长环境”,从电池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再到互联网生态,全产业链推动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体系。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规模效应逐渐显现,生产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是中国建成汽车强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标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快速发展。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新能源汽车,也是中国在海外市场的“新三样”之一,2023年中国以491万辆的成绩跻身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新能源汽车时代,不仅让我国汽车企业跻身世界前十,也实现了中国汽车对于合资的技术反向输出。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也得益于各大车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上的不懈努力。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市场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表现将增强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国外传统燃油车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