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又一家区域乳企北上IPO,年近八旬董事长的终极一搏?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中食财经 时间:2025-07-01 10:30:33

在深交所当了7年半“钉子户”的菊乐股份,尝试在北交所叩“上市之门”。

近日,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菊乐股份”)发布《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完成的提示性公告》,宣布其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通过,正式获得IPO申报资格。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7年始,菊乐股份便在深交所谋求IPO,但在深交所死磕7年未能成功上市。据透露,菊乐股份未能在深交所上市的原因财务指标为重要制约因素。此次菊乐股份转战北交所,并能够通过上市辅导,其财务基本面是否已经得以改善,距离真正上市还有多远距离呢?

01

年近八旬创始人,

七年五次死磕上市

谈及菊乐股份,“老成都记忆”是菊乐股份的一大标签。

官方资料显示,菊乐股份最早设立于1985年,是成都菊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菊乐股份于1996年进入乳制品行业,深耕含乳饮料及乳制品领域四十年,打造出集合奶源基地、研发生产及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为西南地区规模乳制品企业之一。

产品上,菊乐股份推出酸乐奶,即成人含乳饮料新品类,对成都等蜀地市场快速开拓。据了解,酸乐奶渠道上覆盖了四川98%县域。业绩表现上,酸乐奶销售收入从2016年4.59亿元飙升至2018年5.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比重从66.62%提升至70.06%。含乳饮料成为菊乐股份的支柱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菊乐股份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陪伴菊乐股份走过40年光阴的童恩文已经78岁。业内人士直言,作为菊乐股份的一手缔造者,童恩文已经年近八旬。对一个企业家而言,辛苦培育的品牌走出蜀地,谋求更大的发展,或是菊乐股份坚持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菊乐股份已经5次冲击IPO。2017年,菊乐股份首次在深交所中小板递交招股书,但因材料不齐、IPO审核从严,于2018年3月撤回材料。2019年8月,菊乐股份再次在深交所递表,但因公司相关问题遭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再次失败;2020年,菊乐股份的第三次尝试,则因挪用公司资金、财务审计等问题再折戟;2022年7月,菊乐股份第四次冲击深交所,但在2024年6月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此次,菊乐股份递表北交所,并通过了上市辅导,其能否八年上市路终圆梦呢?

02

业务优势未显,

全国化探索仍处雏形

在北交所上市,财务及创新性为两大重要指标,即交易所需要看到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和业绩的趋稳增长。

从菊乐股份的财务表现来看,其近年业绩出现较明显提升。

此前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菊乐食股份收分别为8.29亿元、9.94亿元、14.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3亿元、1.58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3.39%、13.08%、11.12%。整体来看,菊乐股份的盈利增速较慢,净利润率则出现下滑趋势。

最新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4年,菊乐股份营收分别为9.94亿元、14.21亿元、14.72亿元、15.62亿元和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58亿元、1.72亿元、1.96亿元和2.32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3.08%、11.12%、11.68%、12.55%、13.58%,净利润率出现震荡回升,营收则在五年间提升65.09%,增势明显。

不过,从地区和业务等角度分析,菊乐股份的区域性和单业务依赖性依然显眼。如2024年,四川地区的营业收入为12.40亿元,贡献了总收入的76.03%。2023年,这一数据是77.4%,四川单一市场占比呈向上走势。不过,电商渠道数据亦出现较快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73.81%,该渠道未来成长性值得关注。

业务分类上,含乳饮料仍为菊乐股份的重要业绩支撑,毛利率亦为所有品类最高。如2024年,含乳饮料业务营收占菊乐股份总营收的58.2%。2023年,该数据为58.51%。且两年毛利率均超四成,并呈上扬趋势。

有分析人士对菊乐股份业务结构提出质疑,如健康饮奶趋势下,含乳饮料市场是否存在萎缩等问题,以及消费趋势变化是否会在未来限制菊乐股份支柱业务的成长。

创新性指标方面,菊乐股份以发展“第二曲线”做出应对。

菊乐股份表示,公司已通过牦牛乳品及产业链的创新,增强了自身在乳制品市场的竞争力。去年,已把牦牛奶作为未来20年发展的重点产品。曾一口气注册四川圣舟牦牛等3家子公司,有望将牦牛奶培育成第二曲线。

据了解,牦牛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如西藏、青海、四川和甘肃等地。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牦牛的生存和繁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规模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牦牛奶市场规模已增长至26.24亿元左右。目前国内牦牛存栏量已超过1600万头,年牦牛奶量超过90万吨。

整体来看,牦牛奶的市场规模仍停留在有限范围,加之牦牛苛刻的养殖条件,菊乐股份的投入如何转化为被投资者关注的业绩,或仍需时日。

如此,尽管目前菊乐股份已经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但企业想要真正走出蜀地,打造符合当下市场的优势,才是其走向资本市场的坚实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