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白酒、邮票、红木家具,多个行业遇冷,专家:年轻人不和你玩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千千影视 时间:2025-07-02 12:00:25

年轻人的消费观,正悄然改变着中国市场的格局。周末假日,熙攘的商场里,年轻男女手持奶茶,低头刷着手机,网红店前人潮涌动,他们构成了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以蓬勃的活力推动着消费升级。然而,这股青春风暴却给一些传统产业带来了寒流。曾经备受推崇的白酒、邮票、红木家具等,如今却在年轻一代面前遭遇了“滑铁卢”,市场遇冷,销量下滑。这究竟是为何?

让我们先从白酒说起。在中国,白酒拥有悠久的历史,曾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逢年过节、商务宴请,总少不了它的一席之地。几千年来,独特的酒桌文化,将劝酒、敬酒甚至拼酒,塑造成了某种社交“潜规则”。然而,这种潜规则如今却在年轻人中日渐式微。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间,20多岁饮用白酒的比例逐年下降,到2020年已不足10%,且仍在持续下滑。白酒产量也应声减少,同比下降近30%。茅台等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于跌价的浪潮。白酒市场,已不再是昔日盛景。

白酒的困境并非个例。曾经在拍卖行拍出天价的字画古董,如今也失去了年轻一代的青睐。艺术品拍卖市场萎缩过半,20多岁参与者不足10%。红木家具,这种被视为高端、品位的象征,也因其高昂的价格和笨重的体积,难以打动追求简约、轻便生活方式的年轻人,销售额大幅缩水,库存积压严重。就连曾风靡全国的集邮,如今也成了中老年人的专属爱好。

这些现象并非个别行业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年轻一代整体消费观的转变。许多年轻人甚至不愿背负房贷,连基本的住房需求都“不再需要”,更遑论高端家具、名酒、字画等奢侈品。北京大学一位研究中心主任指出,年轻人“清醒得可怕”,他们不再像上一代人那样热衷于炒股、收藏等投资行为。网络评论区也印证了这一点:网友晒出几百元的微信余额,调侃自己是否适合投资股票或红木家具;更有网友直言,这些高价商品不过是少数人在炒作,试图从中获利,而年轻一代则对其不屑一顾。

事实上,抛开过度营销、身份象征等附加值,茅台未必比柠檬水好喝,红木家具也不一定比简约风格更美观。年轻人更注重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消费体验。他们热衷于盲盒、Labubu等潮流产品,但这些也只是少数人的爱好。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养活自己”才是首要任务,他们更倾向于消费快消品,而非那些需要长期等待升值的物品。

因此,白酒、红木家具等非必需品若继续坚持高价策略,在这个新一代消费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中,注定难以长久生存。

信息 (此处补充具体信息来源,例如新闻链接、学术报告等)

"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