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广汽联手华为,华望汽车首款新车明年发布!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电车实验室 时间:2025-07-03 15:30:40

广汽集团跟华为的合作有了新进展。

昨夜,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张与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握手的合影照片,并写道:

昨天专程赴深圳拜访华为任正非先生,就汽车产业趋势、营销创新、客户洞察、公司改革治理及合作项目推进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期待双方合作项目首款产品尽快上市,共塑未来新出行。

两巨头会面,加之「首款产品」的字眼足够引人遐想,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项目看起来已然蓄势待发。

冯兴亚、任正非(从左起)-图片来自微博@广汽集团冯兴亚

跟大象一起跳舞,是要看双方跳得是否合拍

新产品预告发布翌日,曾有投资者在投资平台向广汽集团问及了公司是否有华为鸿蒙智行合作的车型相关问题,而广汽集团做了正面回复,并写道 ——

华望汽车作为广汽集团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将充分整合双方在智能化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链资源等各方面优势,打造面向 30 万级高端市场的创新产品。 目前,公司正稳步推进团队建设与产品研发工作,首款车型预计将于 2026 年亮相。

时间回到去年 11 月,广汽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完成智能汽车战略合作签约,随着深化合作协议的签署,广汽集团将在传祺、埃安及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广汽集团发布的官方通告里,其提及:「广汽集团在整车制造、车型平台、动力电池技术、品质控制等方面具备深厚底蕴,华为聚焦 ITC 技术,在智能化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双方发挥各自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优势,强强联合。」

所谓广汽智造+华为智能化的深度合作新模式,也是广汽集团成立华望的雏形。

图片来自:广汽集团官网

3 月 18 日,广汽集团正式成立华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广汽表示华望汽车将在智能化、生态和品牌协同等方面深度融合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各自优势,并对标华为 IPD、IPMS 体系经验构建全新流程,贯穿产品定义、营销以及生态服务等环节。

在华望汽车正式成立前,外界曾普遍猜测广汽与华为合作的 GH 项目将会诞生鸿蒙智行第五「界」。

但就在次月,余承东携手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SAIC 尚界品牌,其首款新车将会在年内秋季上市,搭载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第五「界」的猜测也最终尘埃落定。

在这场发布会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尚界即便是作为第五界,归入到了鸿蒙智行的序列内,但尚界品牌仍然显得足够特殊,不同于其他「四界」的全新英语组合命名,尚界的前缀采用了「SAIC」上汽的缩写,足见上汽在本次合作对主动权、品牌烙印的重视。

而广汽集团的做法则还要更加独立、主动一些,留意华望汽车的股权结构,华望公司由广汽集团单独出资 15 亿元获取全权控股权,华为则以纯技术供应商的角色参与。

这也意味着,华望汽车可能已经跳出了华为车 BU 固定合作框架,摸索出了一条介于 Huawei inside、智选车、入股引望之外的新模式路线。

每一家车企对于「灵魂」的定义不尽相同,与华为的合作形式亦有差别,但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何小鹏曾在被问及大众对小鹏 4.99%入股疑问时,他所回应的一段话:

跟一个大象一起跳舞,是要看双方跳得是否合拍。4.99%意味着大家很舒服。

更何况,现在是两头大象在跳舞。

冲高年

广汽集团与华为意在联手,可以追溯至更早:

1)2017 年 6 月,广汽集团与华为有限技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存储、分析、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展开合作

2)2021 年 7 月,内部批准 AH8 项目启动,广汽集团旗下埃安品牌将会与华为推进 AH8 新车产品研发

3)2023 年 3 月,广汽集团决定叫停 AH8 新车项目,而 AH8 产品也从与华为的联合开发,变为埃安独立研发

AH8 项目中止后,广汽集团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时间也延后到了 3 年后的今天。

对于广汽集团来说,今年会是关键的品牌冲高年。

3 月,广汽集团曾发布 2024 年业绩数据,据其披露:2024 年广汽集团的全年营收约为 1067.9 亿元,同比下滑 17.05%,净利润约为 8.24 亿元,同比下滑超 80%。

广汽集团在年报中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受到了汽车行业价格内卷、竞争格局等复杂因素影响。

业绩遭到冲击,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的转型受阻,此前广汽曾将冲高的希望寄予在昊铂品牌,但这一年来昊铂品牌的销量表现略显疲软,广汽集团的冲高脚步不得不放缓。

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理想汽车 CEO 李想曾在去年预判了 20 万以上新能源车市场的演进趋势,他认为:

20 万以上的新能源车市场,会呈现头部 3 个品牌吃掉 70%市场份额的结果,是 CR3 的头部集中,比燃油车更集中。

相当有趣的是,随着小米 YU7 一小时斩获 28 万张大定订单,国内 20-30 万级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正在加速收窄,冲击高端市场将会越来越难。

如果我们对现今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做一次简略的回顾,就会发现这些冲高成功的品牌们的角力关键词是:品牌力或故事性,又或是含华量。

与 3 年前截然不同的是,鸿蒙智行可能在创造国内汽车工业又一个高端奇迹,不管是去年打破中大型 SUV 市场格局的问界 M9,还是今年冲击百万级行政旗舰的尊界 S800,「含华量」正成为冲高的其一金字招牌。

广汽集团需要一些新故事来撬开更大的破圈窗口,而与华为联手成立的华望汽车,就承载着这一巨大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