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虚拟现实电影《长安三万里》竟是“杭州造”!潮新闻记者上合电影节抢先体验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钱江晚报 时间:2025-07-03 17:01:33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7月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重庆永川正式开幕。电影科技成果展览作为电影节的重要展示板块,汇聚了40余家国内一线企业,展陈面积近4500平方米,聚焦“电影+科技”主题,集中呈现AI、虚拟拍摄、动作捕捉、数字人等前沿成果,全面展示中国影视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最新进展。

在电影科技成果展览上,潮新闻记者惊喜发现国内首部动画IP虚拟现实电影《长安三万里》竟然是杭州的一家科技公司制作的,今年暑期档就将与全国观众见面。

6月23日,国家电影总局关于2025年5月下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正式发布,由杭州吾知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子公司北京吾知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追光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长安三万里》(虚拟影片)获得全国虚拟现实电影第19号备案,标志着全国首部基于现象级动画电影IP改编并通过国家电影局备案、立项的虚拟现实电影诞生,即将开启大众化沉浸体验的新篇章。

在继北京国际电影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引发关注后,此次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长安三万里》虚拟现实电影展台,体验者络绎不绝。

现场,杭州吾知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张雨迪正热情地给参观者讲解。她告诉潮新闻记者,《长安三万里》虚拟现实电影以追光动画的同名现象级动画IP为蓝本,依托吾知科技自主研发的LBMR(大空间混合现实)技术,构建起“虚实共生的盛唐宇宙”。

电影突破性地将“物理空间”纳入叙事架构,实现从VR到MR的体验跃迁。在30分钟的沉浸体验中,观众由“旁观者”转变为“天宝三载的赴考书生”,与眼前的人、景、物实时交互,随行于李白、高适等传奇诗人身侧,漫步于朱雀大街,拜谒于岐王府邸,最终在奔流咆哮的黄河边,卧听李白醉吟《将进酒》。此刻,观众将不再只是历史的看客,而是盛唐传奇的亲历者与不朽诗篇诞生的见证者。

陆芳 摄

她表示,这个项目还攻克了大空间实时厘米级定位技术,可以在上百平米的大空间内精准追踪体验者位置。而与中国移动联合研发的WiFi+5G混合组网串流传输技术,可稳定支持40人以上高清并发体验,带来顺滑视听感受。借助虚实融合与位姿识别技术,实时捕捉体验者动作,实现人与人、人与虚拟角色、人与环境等多重互动。

此外,体验者能够直接触摸、操作大空间内的真实物品,并与电影中的人物、动物、器物进行实时响应式交互,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体验者在特定位置做出预设动作,即可操控手中的虚拟物品,触发电影中不同场景的变化响应或特效呈现,实现虚拟元素之间的动态联系与场景叙事推进。

说了那么多,不如亲身体验一下。潮新闻记者戴上头显,即新一代多感官交互技术,通过头显设备集成视觉、听觉及拟真触觉反馈,实现360度全景环境交互。

记者顿时感觉进入了《长安三万里》的电影世界,这是高适、李白在扬州的那段情节。影片采用“行进式观影”模式,通过精密的物理空间叙事设计,实现从VR到MR的体验跃迁。记者按地上的“箭头”前进,没多久眼前出现了一艘小船,李白在船上喊高适上船,记者也踏上了船。三人同船,两位大诗人就在身边,仿佛触手可及。这时船中出现了被轻纱包裹着的扬州舞姬,她给李白跳新学的柘枝舞,李白在边上击鼓,记者眼前也出现了一只鼓,可以伸手打击。与此同时,小船在扬州的河道中一直往前行驶,晃晃悠悠,甚至还有点晕船的感觉,一切都无比逼真。

据悉,《长安三万里》虚拟现实电影即将于暑期档开始在全国展映,首波落地城市包括杭州、湖州、西安、成都、济宁,从影院、博物馆、文化空间,到城市核心商圈,都可以体验这一触手可及的文化沉浸盛宴。

陆芳 摄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