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讯(记者 刘惠敏)深圳的操控室内,一位工程师头戴VR设备,双手在虚拟空间中自然地挥动、抓握、调整。与此同时,远在1800公里外的山东,人形机器人“Atom”正在家中的厨房里精准地复现着工程师的每一个动作——从冰箱里取出冷冻牛排,在煎锅中放下黄油和牛肉,双臂协同配合,手指模拟按压感知牛排熟度,适时进行翻面。
这是越疆机器人最新发布的一段演示视频中的画面。人形机器人精准复刻人类动作,在千里之外完成煎牛排的全套流程,如同科幻电影走进现实。但在当时当下,这或许正是未来人机交互的雏形。
人形机器人“Atom”模拟抓取动作。
当科幻照进现实
电影《阿凡达》中通过神经链接操控纳美人躯体的奇幻场景,《环太平洋》里驾驶员与巨型机甲神经同步、合二为一的“通感”战斗,曾是人们对遥远未来的瑰丽想象。
而越疆机器人此次展示的,正是尝试将这种“隔空附身”的科幻概念,借助“远程存在”转化为可触摸、可应用的现实,彻底打通了时空的枷锁。
在演示视频中,“Atom”的肢体、关节、手指精准复现了工程师的动作,空间轨迹重合度超过99%,达到了毫米级的精度。它展现出的全身协调性,让它的机身看起来就像真正的人类一样协同工作、自然联动。
这种全身协调能力,使得“Atom”能够长时间执行煎牛排这样包含多个步骤、需要持续调整的复杂任务,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空间定位精度始终保持稳定,有效规避了传统远程操控中因微小误差累积而导致的致命“漂移”问题,确保了任务执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以说,越疆此次远程操控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其影响或将如涟漪般层层扩散,重塑医疗、养老、工业等众多领域的发展格局,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
越疆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越疆这套操作系统的革命性,不仅在于其当下令人惊叹的操控能力,更在于它为机器人未来智能的“自我进化”铺设了一条高效的路径。系统能通过人类VR操作实时采集高质量数据——包括煎牛排、开冰箱等日常动作,数据有效率达99%,为机器人智能进化提供了比黄金更珍贵的“养料”。
人形机器人“Atom”复刻撒盐动作。
人形机器人如何重塑未来交互?
当人形机器人突破了“远程呈现”关键的技术瓶颈,展现出足以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全身协调能力,其能够像我们一样自然地行走、奔跑、转身、弯腰、在复杂地形保持平衡,能够协同运用双臂十指完成抓、握、捏、拧、按等精细操作,能够根据任务需求无缝整合上下肢的力量与灵活性。
当“远程存在”技术臻于成熟,让人类的意志、感官和操作技能得以无视场景和地理限制,无缝延伸至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物理空间的阻隔在技术面前可能正在逐渐消融。未来,游子们也许能远程操控机器人替身照顾父母,为老人做饭、打扫、陪伴;顶尖的外科专家可以在千里之外执刀手术,让顶级医疗资源惠及偏远地区;在核电站、灾区等危险环境,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的“钢铁替身”,代替深入险境;甚至游戏娱乐也将迎来一场虚实交融的革命,玩家也许能操控实体机器人参与实景互动,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的同时,开创游戏体验的全新纪元。
技术力量的深度融合,或将彻底释放人形机器人蕴藏的巨大潜能。那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想象,如机器人管家、远程手术专家、无畏的深空探险者等,可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们的生活中转化为现实。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