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员荐书 第八期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员在阅读推广中的引导作用,图书馆推出读书节特别策划之“馆员荐书”活动。
我们将邀请图书馆老师为大家推荐珍藏好书,与你共赴一场阅读盛宴,让我们真正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不负时光,与书同行。
本期荐书人:杨海涛老师 党政办公室
你是否曾凝视夜空,困惑于时间从何处流淌而来?又终结于何方?那些课本未解的终极谜题——黑洞的深渊、宇宙的胎动、万物秩序的密码——正等待一场颠覆性的解读。 天才洞见织就的思想风暴,将彻底重塑你对存在、现实与自身坐标的认知。
我的推荐语
✦
✦
✦
✦
初读《时间简史》时,曾被霍金开篇的追问击中:"我们为何存在?宇宙为何是现在这样?"这本写于1988年的科普经典,用不足200页的篇幅重构了普通人对宇宙的认知框架。书中关于"奇点定理""虚时间"的论述曾让我反复咀嚼,但霍金用类比的智慧——如将膨胀的宇宙比作不断吹大的气球表面——使抽象理论陡然生动。
书中最具冲击力的并非黑洞理论,而是霍金揭示的认知悖论:人类用三维大脑理解十一维超弦,如同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试图描绘真实世界。这种对认知局限的坦然承认,反而展现出科学最动人的谦卑。当读到"即使只存在一种可能的统一理论,它也只是一组规则和方程"时,突然理解霍金为何强调"哲学已死"——科学正在接管对终极问题的探索权杖。
最难忘的是霍金对"时间箭头"的阐释:熵增定律让宇宙记忆有了方向,而人类的诞生恰是这混沌中偶然的秩序。这种将生命价值锚定于物理法则的视角,既消解了宗教式的宏大叙事,又赋予存在以新的诗意。合上书时,窗外的银杏叶正在坠落,突然意识到这片叶子与138亿年的宇宙共享着相同的时间基底——这或许就是科普杰作的魔力,它让日常生活与浩瀚星空产生了量子纠缠般的联结。
✦
✦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
✦
✦
《时间简史》
✦
✦
✦
✦
作者:(英) 史蒂芬·霍金著
许明贤, 吴忠超译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索书号:P159/1080/2018
馆藏地址:
雅安校区中文图书借阅区1册
成都校区中文图书室1册
都江堰校区中文图书室1册
✦
✦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
霍金曾说:"记住仰望星空,而非低头看脚下。"《时间简史》的价值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在于重塑认知维度。
当现代人被短视频切割时间感知时,这本《时间简史》依然在提醒:人类既是宇宙尘埃的产物,也是能理解宇宙规律的存在——这种双重身份,正是文明最壮丽的悖论。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凭借在《万物理论》的精彩表现,拿下了第87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
作为一部关于霍金的传记电影,《万物理论》的灵感来自霍金第一任妻子简·王尔德的回忆录,图书馆贴心为你推荐相关馆藏。
《我和霍金的生活》
Travelling to infinity
索书号:K835.616.14/1080/2018
馆藏地址:
雅安校区中文图书借阅区1册
成都校区中文图书室1册
都江堰校区中文图书室1册
✦
✦
✦
“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所从事的不断的探索提供正当的理由。”
“时间箭头由熵增定义,如同俄耳甫斯无法逆转的冥府之旅。”
“科学的终极目的是提供一个描述整个宇宙的统一理论。”
“我们一世为人被教导很多常识,但常识往往只是偏见的代名词。”
如果你即将向宇宙发射一枚
承载人类文明精华的探测器
在有限的载荷内
你会选择哪三样东西
来代表人类的存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说出你的观点
责任编辑|唐艳
审核|曾咏梅
终审丨刘丽
策划|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