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千上万考的证,本以为出来能月入过万,没想到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最近,“毕业即失业,无人机培训该降虚火了” 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曾经被视为就业新风口的无人机培训,如今却让众多学员陷入尴尬境地。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咱们就来唠唠。
先看看无人机培训热潮是咋起来的。从 2024 年起,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潜力巨大。据说我国无人机操控员岗位人才缺口高达 100 万,这数字相当诱人。而且小型及以上无人机操控员得持证上岗,农用无人机作业人员也需操作证书。这么一来,培训机构看到商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截至今年 6 月初,全国无人机培训机构突破 2500 家,各地考试中心报名人数呈井喷式增长。“零基础一月拿证”“高薪自由” 等宣传语,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有想提升职业技能的,也有在校学生想多一条就业路。
可谁能想到,大批学员投入高额学费,满心期待能开启高薪职业,却遭遇 “毕业即失业”。不少人交了钱、考了证,却找不到对口工作,这到底为啥呢?
原因之一,部分培训机构太坑人。为了赚钱,各种虚假宣传。好多打着 “包就业” 旗号,可真签了协议才发现,全是套路。有的协议里对就业推荐设一堆额外条件,甚至把毕业前实习也算作 “包就业” 范畴,完全是名不副实。还有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机构为压成本、追利润,压缩培训课时,教学就盯着考试,学员根本没法系统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员,就像驾校速成的 “本本族”,考了驾照不敢上路。很多无人机培训出来的新人,虽说有证,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行,连基本飞行都不熟练,更别说应对复杂工作场景,怕摔机赔钱,根本不敢飞。而且一些机构师资不行、设备陈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还有就是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太快。虽说政策层面讲有百万人才缺口,可实际市场需求很 “挑剔”。现在无人机应用越来越智能化、简易化,很多场景不需要传统人工手动操控,设定好程序,无人机自己就能干活。比如农业植保领域,现在的无人机只要设定电子围栏,操作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企业对无人机飞手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只看飞行操控能力。像操作植保无人机,得懂农作物病虫害知识,会合理调配农药;做电力巡检,要熟悉输电线路架构、故障识别技术,还得能结合气象条件预判风险。单一飞行技能,在激烈职场竞争中根本站不住脚。招聘平台数据也能看出问题,无人机相关岗位招聘数在涨,可求职人数增速更快,供大于求,就业自然难。
那对于已经考了证的人,出路在哪儿呢?首先别把眼光只盯在单纯飞行操作上,要提升综合能力。比如考了证的可以去学习农业知识,往农业植保方向发展,既能操作无人机,又懂农作物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这样就能满足农业企业需求。要是对摄影感兴趣,结合无人机航拍技术,学习视频剪辑、拍摄技巧,从事影视航拍工作。另外还可以关注新兴应用领域,像医疗无人机物流,负责紧急药品、血液运输。这不仅需要操控无人机,还得熟悉医疗运输规范、应急流程,虽说要求高,但薪资也可观。再者积累项目经验至关重要。刚考证没经验不好找工作,可以先从一些小项目入手,免费或者低薪帮人做些简单的无人机应用服务,积累案例和经验,慢慢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无人机培训市场现在虚火太旺,年轻人别盲目跟风考证。监管部门也该出手了,严查虚假宣传,规范培训机构课程质量,建立合理的评估认证体系。只有这样,无人机培训行业才能健康发展,真正为社会输送实用人才,让想从事这行的人有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而不是陷入 “毕业即失业” 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