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车 ·
最近国家发布了新版的乘用车制动系统标准 —— GB 21670-2025,正式禁止了默认单踏板模式刹停。
2025年5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21670—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次制定的新国标有多个亮点内容,首先是所有新申请型式批准的乘用车将强制安装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作为成熟主动安全技术,ABS能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维持车辆稳定性与操控性,大幅降低制动侧滑、甩尾风险,显著提升行车安全系数。
同时,新规对新能源汽车普遍搭载的动能回收系统提出严格要求。
一方面,禁止车辆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减速至停车,也就是禁止了此前争议较大的默认“单踏板模式” 不得作为默认设置,避免驾驶员因长期依赖该模式,在紧急情况下对制动踏板反应延迟。
另一方面,新国标要求能量回收减速度超过1.3m/s²时,应该点亮制动灯。制动信号发出后,只要减速需求持续存在,该信号就应持续发出,提示后方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减少追尾事故发生。
对于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大部分新国标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关于“单踏板模式”的相关标准将在2027年1月1日实施。
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新国标将在2027年1月1日实施。
单踏板模式曾被马斯克称为“未来驾驶终极形态”的技术。这种模式下,驾驶者仅通过一个加速踏板就能控制车辆的加速与减速,踩下踏板加速,松开踏板则车辆减速甚至刹停,极大简化了驾驶操作流程。
同时,单踏板模式能有效提升能量回收效率,增加车辆续航里程,尤其在城市拥堵路况下,减少了频繁切换踏板的繁琐,提升驾驶舒适性。
拥有类似模式的不只有特斯拉一家企业,如奔驰的EQ系列、宝马i3、蔚来ES6、小鹏部分车型等,都将单踏板模式纳入配置选项,试图为消费者带来全新驾驶体验。
然而,单踏板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却逐渐暴露出安全隐患。长期依赖单踏板驾驶,可能使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反应延迟,出现误踩踏板等危险操作。一旦遇到突发状况需要紧急制动,习惯了单踏板操作的驾驶员可能因来不及切换到刹车踏板,导致事故发生。
正是基于对这些潜在风险的考量,新规明确禁止车辆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减速至停车,要求车企调整车辆默认设置,规范了单踏板模式这一新兴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