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对外放电、插混、670L后备箱、车载冰箱)
海豹06DM-i旅行版是一款插混旅行车,瞄准了国内的自驾和露营热潮,以及欧洲主流旅行车市场。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相较于一些主流的电动旅行车,插混解决了续航焦虑,更适合长途旅行,但同时存在一些短板,这款车有哪些优缺点?旅行车到底代表什么?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旅行车一词从何而来
旅行车,英文为Wagon,一些车迷音译为“瓦罐”,亦称Estate、Touring、Shooting Brake等,作为汽车的一种车身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早期的旅行车是从轿车演变而来,主要用于运输乘客和行李,尤其适用于酒店、火车站或郊游场景。在当时,这种车被称为“Depot Hack”或“Station Wagon”,意思是车站用车,专门负责把乘客和行李从车站运送到目的地,类似如今的机场穿梭车或商务接驳车。
到了30年代,一些富人开始将这种车用于家庭出行,车企也逐渐将其家用化、舒适化。除了Wagon,旅行车的其他名称也与功能息息相关,比如历史悠久的英国,命名为Estate Car,意为庄园车,最初用于贵族庄园接送宾客和行李;浪漫的法国命名为Shooting Brake,原意是狩猎车,用于贵族狩猎旅行;严谨的德国则命名为Kombi,缩写自Kombinationskraftwagen,意为组合用车。
旅行车与轿车的核心差异在于车身结构,类似轿车,但车顶延伸至尾部,通常有垂直尾门,采用掀背式的开启方式,后备厢空间更大,可以放倒后排,灵活扩展。世界上首款大批量生产的旅行车是1929年的福特Model A Station Wagon,车身部分采用木质框架,车顶为帆布,被视为现代旅行车的雏形。
起源于北美,在欧洲发展壮大的旅行车在中国市场属于小众车型。旅行车的市场被SUV取代,虽然SUV存在重心高、操控差的缺点,但在实际购车时,大多数人仍被SUV的大空间和霸气外观吸引。
比亚迪的旅行车有哪些特点
自主品牌曾多次尝试突破。比如一汽骏派CX65、宝骏RC-5W(Valli)等车型,均销量低迷黯然停产。但随着极氪001、蔚来ET5T等车型的推出,旅行车和猎装旅行车似乎不再是小众之选,但这些车型的价格依旧高昂,海豹06DM-i的推出让实用性旅行车的价格进入10万级区间。
海豹06DM-i旅行版的空间比轿车版本更大,整车尺寸为4850mm×1890mm×1505mm,轴距2790mm,后备厢的装载能力与轿车版有了明显差异,常规状态容积670L,可容纳全家出游装备;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扩展至1535L,可以作为露营大床。这些数据也超过了一些SUV和MPV车型。
同时旅行车保留了轿车的操控感,低重心和更合理的前后配重让一部分旅行车操控优于轿车,比如奥迪RS6仅有旅行版,这就是因为旅行车的后备箱平衡了发动机重量,前后配重更接近50:50。
作为旅行车,海豹06DM-i的后备厢细节设计也为旅行而生,比如盖板支持上下两档调节,离地高度686毫米,方便取放大件物品,内部有9个实用挂钩,固定方式多样,也可以挂上绳索,绑住物品,防止摇晃。海豹06DM-i标配电动后尾门和车载行李架,提升装载便利性和扩展性。
夏季露营,冷暖两用车载冰箱派上用场,让冷饮和热食随时可得,带遮阳帘的全景天窗,也不怕车内暴晒。对于插混旅行车来说,比其他旅行车的拓展能力更高,比如自带3.3kW对外放电功能,无需额外的发电装置,可以使用户外电磁炉、投影仪等电器。
对于长途旅行,海豹06DM-i也没有极氪01、ET5T等车型的烦恼,比亚迪DM插混技术,1.5L发动机+电动机组合,发动机本身的功率为74kW,电机有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百公里加速时间相差1秒,但对于10万级的旅行车来说,性能并不重要,CLTC纯电续航分为80km以及150km两个版本,入门款没有快充。
选车侦探观点:旅行车起源于百年前的北美,如今是欧洲的主流车型,除了国内市场,比亚迪海豹06DM-i也瞄准欧洲,对于这样颇具实用性的车型来说,比亚迪能否通过10万级的价格打开市场局面,还需要时间的验证。这款车的短板就是旅行车形式在国内认可度不高,入门款的纯电续航较短,没有快充。大家觉得插混旅行车怎么样?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