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5月初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首次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至今,这家协作机器人企业三次回复问询、两次更新招股书,近日递交的就是截至2024年的最新版业绩。
2022—2024年节卡的营收分别是2.81亿元、3.5亿元、4亿元,2022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是573.57万元和622.8万元,2023年净亏损2854.73万元。成立之初,节卡主要从事自动化产线业务,后向机器人整机业务不断集中,目前营收超九成来自机器人整机业务,并开始销售人形机器人机械臂。从形态上看,节卡的协作机器人产品与人形机器人机械臂大同小异,当下人形机器人概念火爆,已有多家工业机器人企业、人形机器人企业奔赴港交所。距离2022年12月最新一次融资已经过去两年半,节卡还在资本市场门外等待。
不是人形是协作
银色白色为底,红色为关节,节卡多个系列的产品依次排列在官网中央,这些产品都是节卡的协作机器人。
产品形态上,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由机器人本体及控制柜两部分组成,机器人本体即机械臂,控制柜是协作机器人的学习和决策模块。“公司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节卡在招股书中这样介绍自己。
简单来说,协作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的分支,和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是一体化关节,自重较小,部署时不需设置围栏,对空间要求不高,部署成本相对低,可面向与人协作的各类生产及服务场景,主要为完成“人力可为”的生产、加工或服务任务,如喷涂、码垛、包装、涂胶、零售等。传统工业机器人主要面向工业场景,主要为完成“人力不可为”或“人力难为”的生产、加工任务,如总装、冲压、切削、打磨、焊接等。
节卡成立于2014年7月,前三年主要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即自动化产线方案设计及项目实施。2016年开始尝试轻量化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2018年至今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成为营收核心增长点。
2022—2024年,节卡机器人整机业务营收分别是2.16亿元、2.56亿元和3.74亿元,分别占比总营收的77.24%、73.23%和93.63%。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的营收占比呈相反趋势,从2022年的21.14%降到2024年的3.42%。
根据招股书,节卡已在人形机器人的机械臂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并与人形机器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这类产品被命名为节卡K系列人形机器臂。
营收贡献层面,Zu系列是主力,2024年节卡机器人整机业务3.74亿元营收中的55.23%来自于Zu系列,C系列以11.41%的营收占比排名第二,Pro系列的营收占比8.06%。
售出348台人形机械臂
如果不是内行,单靠官网图片分辨节卡协作机器人的不同系列并不容易,通过应用场景和平均单价是个方法。
根据官网信息,Zu系列性能全面,是覆盖工业领域的全面手,2022—2024年的平均单价分别是6.36万元、5.73万元、5.86万元;C系列性价比更高,有稳定可靠的本体设计,2022—2024年的平均单价分别是4.15万元、4.31万元、4.33万元;Pro系列可以满足高防护、更可靠,满足更高等级工业环境需求,2022—2024年的平均单价分别是10.64万元、10.85万元、10.22万元。
结合销量可以看出,客户更喜欢性能全面、平均单价居中的产品,在2024年售出3526台。平均单价更高的Pro系列的销量是295台,三者间平均单价最低的C系列售出986台。
K系列人形机械臂被归为机器人整机业务的其他部分,2024年这部分共售出2655台,其中K系列348台。
从协作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机械臂,恰逢人形机器人热潮,节卡会否布局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记者就此通过邮件采访了节卡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在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看来,“人形机器人热潮既给节卡带来了利好,也增加了竞争压力。节卡在机械臂技术方面的积累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加剧,对手不仅来自传统工业机器人制造商,还包括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新兴企业。如何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将是节卡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则向记者表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浪潮中,节卡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短期内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的技术路径重合度较低”。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发起人袁帅则提醒,“人形机器人对整机集成能力的要求更高,若节卡过度依赖机械臂这个单一环节,可能面临被整合为上游供应商的风险”。
外采还是自研
由于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械臂均有交叉,节卡的同行不少。
根据招股书,全球范围内,协作机器人销量位居前列的企业主要是丹麦厂商优傲、日本厂商发那科,国内企业除节卡外,还包括遨博、艾利特、越疆、达明等。在工业机器人赛道,节卡的同行包括被美的集团下属公司全资收购的库卡、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埃斯顿、创业板上市企业拓斯达和科创板书上市企业埃夫特。
“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ABB、库卡、发那科、安川四大品牌的合计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50%以上,公司的经营规模与上述厂商尚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在协作机器人行业内,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尚无绝对优势”,节卡在招股书中直言。
以较节卡晚成立一年的协作机器人企业达明为例,2024年营收14.81亿台币(折合人民币约 3.32亿元),净利润0.94亿台币(折合人民币约 2102.65万元),2024年节卡营收4亿元,净利润622.8万元。同在2015年成立的越疆,也属于协作机器人赛道,2024年营收3.74亿元,净亏损9500万元。
近日赴港寻求二次上市的埃斯顿也在节卡罗列的可比公司中,这家工业机器人企业2024年度营收40.09亿元,净亏损8.1亿元。
节卡的科创板上市历程已经两年,距2022年12月公司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增资已经两年半,近日节卡更新招股书之际正值港交所上市潮,且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赴港递表,节卡对赴港上市有无兴趣,截至记者发稿,节卡相关人士未予回应。
在节卡等待上市之际,郭涛更关注三个维度,“盈利质量与现金流健康至关重要,尽管公司营收保持增长,但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需重点关注回款周期及政府补贴依赖程度;技术壁垒与量产能力决定长期竞争力,需考察协作机器人核心部件的自研比例等;战略布局执行效率是重要观察窗口,需跟踪人形机器人合作落地进度等”。
根据招股书,2022—2024年节卡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收比例分别是20.75%、29.22%、40.84%。核心零部件自研和外购方面,2022—2024年机械标准零部件的谐波减速器在原材料采购中的占比分别是26.3%、25.97%、27.57%,是节卡原材料采购中占比最大的一项,目前谐波减速器是定制化外采。
记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