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新推出的车型众多,若要论及哪一款在提供情绪价值和细节处理上表现突出,小米YU7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选择之一。该车型以用户喜好为导向进行设计,不仅借鉴了小米SU7的成功经验,还融入了全新的造车理念,使消费者能够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小米YU7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订单。尽管实际转化成销量的数量尚待观察,但其销量表现预计不会逊色,甚至有可能挑战特斯拉Model Y的市场地位。
关于小米YU7的外观设计,我们不再赘述,毕竟该车型已亮相一段时间,大多数消费者对其外观设计表示满意。驾驶它出行定能吸引不少目光,因此吸引了众多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其“内在”。
小米YU7提供珊瑚橙、松石灰、暮影蓝和鸢尾紫四种内饰配色,中控台上的木纹饰板支持个性化选择,助您打造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除了16.1英寸的中控屏,中控台深处还配备了一块天际屏。由于中控屏的显眼位置和天际屏的内嵌设计,后者很容易被忽视。这块天际屏并非传统屏幕,而是由三块投影组成的显示屏,能够根据用户的头部位置调整视觉角度。用户可以通过中控屏设置天际屏的显示内容,为日常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中控屏配备了与SU7相同的车机系统,内置骁龙8 Gen3芯片,操作流畅度无可挑剔。几乎所有的科技配置一应俱全,智能化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与常规设计不同,方向盘采用了平底式设计,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影响驾驶员观看后面的“天际屏”。配合采用漫反射设计的氛围灯,尤其在夜间驾驶时,整体氛围显得更加高级。
内饰设计看似简约,实则支持多种扩展件的安装。中控屏四周设有四个扩展点,均支持供电。出于实用性的考虑,许多消费者选择在屏幕下方安装一排实体物理按键。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中控屏四周连接各种扩展件,从而为日常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除此之外,车内还有九个磁吸点,比如说中控屏后方有一个纸巾盒,这是官方特别提供的纸巾盒,下方带有磁吸点,可以直接吸在中控台上,这样在激烈驾驶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纸巾盒被甩出去的情况。诸如此类,车内的磁吸点还有八个,不得不说小米汽车在细节方面做得确实挺到位,总能精准抓住当代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后排集成了一块扩展屏,轻轻一按就可以拿下来,用于控制后排座椅加热通风以及多媒体功能。除此之外,后排还有很多设计小巧思,比如后挡风玻璃上沿设计了一个导轨,上面支持后期安装多个配件,比如说照明灯、投影仪、运动相机等,因为这个地方有电源接口,所以支持多方面拓展,这点着实让人意想不到。这么一看,后期小米官方可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扩展件,各位小米用户的钱袋子又要保不住了。
座椅填充物饱满厚实,乘坐体验明显比小米SU7更高级,该有的舒适性配置也不缺,遗憾的是主副驾驶的腿托功能需要选装,这也就意味着原厂没有配备零重力座椅,此外如果用户不选装零重力座椅,按摩功能也不会有,这点还是有些难以抉择。除了基础配置,小米YU7的选装配置确实比较丰富,无形中又要增加购车成本。
这么一看,小米YU7确实挺会“做生意”,在均衡产品力的基础上给到用户更加丰富的选择面。当然不选装这些配置也不影响实际驾乘体验,但选装之后便是锦上添花,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用车需求。目前,消费者对小米YU7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说它花里胡哨,也有人说它个性十足,喜欢的人终归会为它买单,不喜欢的话说再多也没用,至于销量高低只能交给市场和时间去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