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小米YU7试驾体验:没有SUV舒适,是拉升头顶高度的轿车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易车 时间:2025-07-08 15:09:51

大家好,这是一篇小米YU7的试驾体验。他试驾了小米YU7的两驱标准版和四驱MAX版,分别从空间、驾驶感受、操控、悬挂等方面详细地分享了试驾感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今天把小米YU7两驱标准版与四驱MAX都试驾了,下面说一下我的感受!

颜值方面就不用说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喜欢这个颜值,尤其是小姐姐们占大多数。

站在YU7旁边,我觉得它不是一个标准的SUV,它就是一个运动大轿车,或者猎装车。因为1.6米的身高,配上5米的车身,有点矮了,侧面看就像是一个大号的雪茄。

1.6米的身高是一般小型SUV的高度了,中型与中大型SUV一般在1.7米以上,小米YU7属实有点矮了。

01 空间超预期

我以为YU7与SU7同为3米的轴距,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没想到的是YU7也玩起了偷空间的手法,让车内空间增加了不少。

我175厘米,150斤,调整好前排座椅以后,后排的腿部空间差不多3拳。按照轿车标准来看,这是非常宽松的,按照SUV的标准,就会发现舒适度一般

因为后排座椅有点矮,只有把腿伸直了,才能让后排坐垫托住大腿,不然会让大腿悬空起来,长时间乘坐会有疲劳感。

值得夸赞的是坐垫够长,1.6米左右的女士在后排会有一个舒适的坐姿,因为后排坐垫高度够了,长度也够了。

后排的座椅据说有130度的靠背角度,这样不仅仅可以用半躺的姿势,又可以提升这行的空间,对于喜欢半躺的人来说是福音。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还需要略微直一点的靠背角度。

小米YU7做的偷空间的手法,是后排坐垫前段高度不变,后段降低高度,不仅增加了头部空间,还给大腿增加承托性

但是后排坐垫高度还是比一般的SUV要低很多,就从伸直腿才能让坐垫托住大腿,就是最明显的感受。一般SUV只需要半伸腿,就能完全托住大腿。

角度最大的时候有一拳多的头部空间,略微直一点的时候有一拳的头部空间,如果坐直了的话,就剩下不到一拳的头部空间。

单说乘坐空间是够用的,但是在同级别中大型SUV里面是最小的。单说车内地板到车顶的高度,估计在1.2米左右,加上不是特别大的腿部空间,如果后排有孩子站立玩耍的话,可能会有点小了。

而且有点顶头,这就是为什么电车都要用天幕,因为要偷空间,一层玻璃可以增加三到五厘米的头部空间

02 驾驶感受不错

首先说下动力感受,四驱MAX版本动力没的说,只要你深踩油门,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虽然试驾车限速80公里,但是做0到80公里加速的时候,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窒息感,感觉一瞬间自己贴在了座椅上

尤其是在运动+的模式下,一脚油门到底,有一种被踹一脚的感觉。而且油门响应非常快,几乎在踩下油门的瞬间,就会有动力输出。

在舒适模式下,动力会有那么一点小延迟,仅仅是相对于运动模式,舒适模式依然比燃油车反应快。

再说一下后驱版本。

小米YU7在温柔驾驶的时候,是感觉不出来两驱与四驱的动力区别的。因为后驱版5.88秒的0到100加速时间已经够快了。

但是在深踩油门加速或者超车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还是四驱版本动力响应更快,几乎瞬间就完成了加速超车,四驱加速的爽快,是两驱标准版给不了的。

虽然没有试驾四驱pro版,但是根据数据看,496马力在两者之间,那么动力感受也是在两者之间,驾驶感受不会差。

家用的话后驱版的5.88秒已经够用了,而且续航最长。顶配四驱MAX版本是给追求完美的消费者,科技配置与动力几乎到顶了,电池还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

我觉得折中买个四驱pro版就够了,偶尔的小激情也是能满足需求了,最主要的是价格合适,比两驱贵两万,比顶配MAX便宜五万。

03 操控感

1.单说操控感,我觉得没有空悬的标准版更运动。因为给我的感觉,标准版的减震更硬一点,控制侧倾更好一点,给我的反馈更直接,路感也更好。

四驱MAX版虽然动力更好,但是空气悬挂给运动属性拖了后腿,过于舒适的调校,让人感觉车子与地面分离了。在连续变道的时候,车身侧倾更大,多余的晃动也更多一点,不如标准版的弹簧悬挂来得直接。

2.小米YU7的转向手感更像是一个舒适的SUV,不像su7一样主打运动轿车。转向很模糊,不像小米SU7一样,车头那么灵活(那么贼)。

我们快速转动方向盘以后,车头反应慢了,但是车子的整体性好了很多,车头过去了,车尾还在思考人生,YU7的车尾很随性很好。

04 悬挂

小米YU7的悬挂调校很好,在急加速的时候,车子抬头并不是很明显。而急刹车的时候,车子也不会有太严重的点头。

在连续变道,或者快速过弯的时候,悬挂很好地支撑住了车身,减少了侧倾,降低失控感,这应该是可变阻尼悬挂的功劳。

05 刹车与动能回收

1.小米的刹车系统调节得很激进,也就是很灵敏,几乎没有虚位的设定。让我这个开惯了日系车的人很喜欢这个脚感,只要踩下刹车就会有减速感,而且是越踩刹车,力度越大,很线性

并且踩下刹车踏板也不用太大的力道,这可能就是电子刹车带来的好处,踩着轻松,刹车力度又很自信,能立马刹停。

2.动能回收分舒适与标准,还有一个自定义。

我觉得舒适模式最好用,松开油门仅仅有轻微的减速感,没有拖拽感。而标准模式拖拽感很强,需要适应一下,但是频繁地使用,会让坐在车内的人头晕(包括驾驶员)。

标准动能回收还是给极致的省电用户用吧,因为真的能增加续航里程

自定义模式就是自己设定动能回收的力度了,我觉得不用那么费劲,还是用舒适模式就够了。

3.有一点我需要吐槽一下。

就是在我们大力刹车以后,再松一点刹车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点没有刹车的滑行情况,让我有点心慌,害怕撞向前边,我连续试了几次都会有这种情况。

深踩刹车,略微松一点刹车,应该是减小刹车力度,而不应该是这种突然加速的滑行感,感觉就像是突然没有刹车了,让人很害怕。吓得我赶紧又深踩了一脚刹车,才缓解了这个感觉。

希望小米工程师升级下刹车逻辑。

06 舒适性不错

先吐槽一波。

1.首先就是这个天际屏幕需要适应,初次看见确实很有新意。但是坐在驾驶位仔细去看,又有点晃眼,一个不注意,就有晕车的可能。而且这个投影亮度,还会因为阳光过于强烈而受影响,不如直接用LED屏幕直接一点。

虽然能显示很多信息,但是因为太窄了,所以显示的信息会有点小。在开车的时候需要看天际屏幕副驾驶位置的时候,目光会移开前方,这是一个安全隐患。

这么窄的天际屏除了好看以外,真不如抬头显示的信息多,也不安全。

2.还有就是仅仅够用的空间。

如果从中大型SUV标准来评定空间的话,那么小米YU7顶多是紧凑型SUV的空间,达不到中大型SUV的水平

坐进车内没有SUV该有的舒适与宽敞感,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拉升头顶高度的大轿车。

后备箱看似很深,但是因为靠背角度很大,而且是溜背造型,所以会影响实际的储物空间

小米YU7给我的感觉就是车身尺寸很大,但是实际能使用的空间不大。

3.前排座椅两侧的支撑不够,在激烈驾驶的时候,座椅两侧无法支撑住身体的晃动,座椅两侧的支撑突出一点或者再靠上一点会好很多。

4.前排中控台下的镂空很大,可以有很好的储物能力,而且能安装很多的拓展功能。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腿短的人,或者把座椅调到特别低的驾驶位置的,这时候我们的腿就没有了依靠,我们的腿部就直接进入到这个巨大的储物盒里面,腿部悬空,长时间驾驶就会很累

5.隔音降噪比su7要强不少,全车双层夹胶玻璃功不可没,打开玻璃与关上的声音差很大,走破碎路面或者压井盖也不会有太多噪音从底盘传进车内。

6.减震很舒适,尤其是这个带有双腔空气悬挂的四驱版本,虽然运动属性降低了,但是舒适属性拉满了

我试着压了很深的井盖与减速带,竟然没有多少反馈,就感觉屁股轻微震动一下就过去了,就连多余的晃动都没有。车身有一种悬浮感,仿佛车身与地面是分离的,而双腔空悬就是那道隔离带。

7.座椅也足够舒适,尤其是填充物与皮革,不仅足够柔软,还有一种QQ弹的感觉,坐进去很舒服。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试驾的雷克萨斯ES300h。

舒适性方面还是带空气悬挂的四驱版本舒服,后驱标准版的弹簧,略微比空气悬挂要硬一点。压过障碍物的时候会有一点区别,但是在平整的路面上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

07 各种驾驶模式感受

1.首先说防晕车模式

打开以后开起来,有点怪怪的感觉,就是你刹车或者加速的时候,会有一个缓冲区,仿佛就是反应慢半拍。

就是那种不直接的输出,就像是有那么一点给了减速,或者加速力度减半,然后才是正常的输出力量。作为一个不晕车的人感觉体验很怪异,有点不舒服。

不知道防晕车这个配置,对于晕车的人是否有真的有用,那就得找个晕车的人来体验了。

2.舒适模式应该是所有模式里最好的,没有了运动模式的激情动力,也没有悬挂的直接反馈,动能回收的力度也是恰到好处。

一切都是刚刚好,刚刚够用,就是一台舒适的家用车,运动模式还是留给喜欢暴力驾驶的车友吧。

08 各种配置

1.让人不理解的配置就是喷玻璃水,要么去多级菜单里找喷玻璃水的功能,要么你喊“小爱同学”喷玻璃水,多次喷玻璃水,就得多叫几次“小爱同学”,难道工程师不开车吗?

2.天幕遮光功能只有顶配MAX版本有,而且速度特别慢,需要3分钟以上才能完全变黑。但是它仅仅遮光,却不隔热,天幕在夏天依然会加热头部。

3.说实话小米YU7的喇叭就是那么回事,试驾完顶配MAX版本,我觉得14个喇叭不比25个差,已经够用了。主要是25个喇叭,并没有想象得优秀。

4.语音系统挺好用,几乎所有的模糊指令都可以识别,而且识别的速度快,还很准确。

5.零重力座椅很舒服,但是不是经常在车上休息的人,我觉得没必要多花钱买个座椅推托,性价比不高

09 总结

小米YU7不能算传统意义的SUV,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大轿车,一个猎装车,因为里面的空间不够宽大。

YU7作为一款舒适的家用车,还是很合格的。减震舒服,噪音小,驾驶感受也不错,加速快,操控不错。唯一缺点就是空间不足。

在不需要激情驾驶的情况下,我觉得后驱够用了,因为加速5.8秒,96.3度电池续航835公里,实际续航500公里以上问题不大

喜欢动力那就➕20000买四驱pro版本,四驱动力增加了,真实续航同样跑500公里。而最没有性价比的就是MAX版本,价格贵了50000块钱,那是给追求极致动力,极致配置的人准备的。

在我看来小米YU7最成功的还是颜值,吸引了无数人的冲动消费,尤其是年轻小姐姐们消费。不要管那些人说什么,咱们自己的车子好看就行了,颜值就是值10万,不接受反驳。

(本文完)


标签: 小米YU7 小米汽车小米YU7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