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两条主线狂飙!下半年最强牛市板块是什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君临财富 时间:2025-07-08 18:19:22



牛市稳步向前,今天上证指数再次突破年内新高,冲击3500点,创业板指数的涨幅更是高达2.39%。

市场气势如虹,超过80个行业上涨,主要是两个消息的刺激:

一个是香港证监会宣布,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交易规模有望成为主流。

近一个多月,香港金融市场动作频频,包括跨境支付通6月上线,《稳定币条例》8月生效,债券通扩容等等。

这一系列的改革,对重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肯定是大有裨益,也能反过来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来投资中国。

第二个利好,是特朗普再度推迟关税实施时间,从原来预期的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事实上,大家现在也看破了,特朗普的所谓“最后期限”,其实都是“虚晃一枪”,可以无限期推迟的。

前有24小时俄乌停战,后有TikTok的限时90天出售,结果半年过去了,还在无限推迟。

由于“极限施压”只是个“狼来了”,全球资本的“戒心”也就慢慢放下了,做多情绪变得积极起来。

近期的A股主要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今天也不例外——

第一条主线,是“反内卷供给侧改革”。

包括光伏、汽车、钢铁、水泥、养猪等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上半年全行业亏损,也是今年拖A股后腿的主要板块。

6月底高层会议结束后,上面有形的手开始动起来,推动压减产能,预期开始反转。

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光伏行业,君临上周重点分析过,现阶段非常适合左侧布局。

今天光伏设备+5.55%、玻璃玻纤+4.98%,再次领涨大盘。

预期反转阶段,往往是股市里收益率最高的阶段,就像去年9月下旬A股预期反转的那段时间一样。

今天最新的消息是,市场传言要求各个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硅料,违反的话,轻则罚款1~5倍,重则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传闻通威、协鑫等前6大龙头计划通过“出资+债务”模式,成立由专人运营的公司,通过收购产能的方式实现出清。

据说协鑫科技和通威集团两家已经达成一致,并已经与一些二三线小厂进行商谈。

除了硅料,光伏玻璃行业近期也传出将减产30%的信息。

君临认为,短期来看,光伏玻璃减产30%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但去产能15-20%之间还是概率很大的。

由于光伏板块的投资逻辑和重点标的,君临上周已经写过,今天就不重复了。

咱们重点讲讲第二条新出现的主线,“中报业绩炒作”。

重头戏自然是科技股,像今天领涨的电子元件、消费电子、非金属材料、能源金属等板块,主导因素都是“业绩高增长”。

截至今天,在已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80多家企业中,80%都是预增的。

其中,预增且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龙头有6家,分别是:

1,工业富联,去年中报利润87.39亿,今年预计同比增长36.84%~39.12%;

2,立讯精密,去年中报利润53.96亿,今年预计同比增长20.00%~25.00%

3,新和成,去年中报利润22.04亿,今年预计同比增长50.00%~70.00%

4,华友钴业,去年中报利润16.71亿,今年预计同比增长55.62%~67.59%;

5,三花智控,去年中报利润15.15亿,今年预计同比增长25.00%~50.00%;

6,小商品城,去年中报利润14.48亿,今年预计同比增长12.57%~17.40%.

可以看到,这里面增速最高的是工业富联、新和成、华友钴业、三花智控4家。

1,工业富联。

今天市场关注的焦点,二季度业绩相当爆炸,环比一季度大幅拉升。

按公告,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7.27亿元至69.27亿元,同比上升47.72%至52.11%。

这个增速,远远高于一季度的24.99%,太华丽了。

公司的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AI服务器代工和出口的高速增长,AI服务器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0%。

高速交换机方面,二季度800G交换机的营业收入达2024全年的3倍,行业景气度实在太高了。

不得不说,AI这个风口还是很猛,郭台铭通过拥抱英伟达,成功挖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

2,新和成。

原料药出口龙头,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7.5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

按增速来看,公司是几个龙头中业绩增速最快的。

不过,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几乎停滞不前,表现远远不及其它几个龙头。

主要原因是,公司可能已经过了业绩增长的顶峰。

看看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就知道了,一季度净利润增速是116.18%,而上半年的增速只有50%至70%。

也就是说,二季度环比增速是在下滑的。

再拉长周期,看过去几年的数据,22-23年业绩负增长,24年迎来反转,+117.01%。

公司主打产品是营养品,营收占比70%,两大单品分别是维生素和氨基酸。

这些产品都是周期性行业,需求基本稳定,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由供给格局决定。

24年业绩暴涨,主要原因是外资龙头巴斯夫在去年7月底的爆炸起火和工厂停产,造成维生素行业的价格大幅上涨。

但今年二季度,巴斯夫的产线已经陆续恢复供货,且另一个化工巨头万华化学也开始加入竞争,未来价格下行几乎是确定的。

预期没有了,股价自然涨不动。

3,华友钴业。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盈利26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55.62%至67.59%。

现在的华友钴业,就是去年的新和成。

业绩增长逻辑是一模一样的,都是由于供应链中断的危机引起。

刚果(金)是全球钴储量和产量的主导者,其钴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0%以上,年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80%左右。

今年2月,该国宣布暂停钴原料出口四个月,6月又宣布将钴出口的临时性禁令再延长三个月。

这直接导致国际市场约7.3万吨的供应缺口,占全球年产量的25%。

如此大规模的供应减少,使得全球钴价大幅上涨,2月钴价暴涨50%,6月禁令延长后,钴价再次大幅上涨。

4,三花智控。

家电和汽车零部件龙头,今年业绩相当不错。

一季度同比增长39.47%,中报预期盈利18.93–2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0%。

不过,跟新和成一样,今年以来的股价也表现不佳。

主要原因是,三花智控的业绩增长,是由传统业务家电零部件拉动的,驱动因素是以旧换新的政策刺激。

但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一旦政策效应结束,很可能就将被反噬,因此市场预期不高,给的估值很低。

而拉动公司估值的,过去几年主要靠汽车零部件和人形机器人,尤其是和大客户特斯拉的紧密捆绑。

不过今年特斯拉业绩暴跌,让公司的前景蒙上了一片迷雾。

窥一斑可见全貌,从几个业内龙头的中报数据来看,表现最出色的还是受益于AI的电子板块,其次是供应链中断的能源金属。

一方面,业绩预增的行业龙头在变多,另一方面,产能过剩的行业也在政策之手的搅动下预期反转。

大A股的这波牛市行情,既有业绩支撑,也有政策预期,大概率能够比去年下半年行的更稳、走的更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