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这是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大会审议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为理事长的首届理事会。
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吴伟仁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了学会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表示,学会将聚焦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小行星防御等前沿领域,重点推进6项核心工作:
深入研究国际深空探测发展态势,明确空间探索科学方向和技术路径;
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活动,搭建广泛合作交流平台;
推动深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组织科学普及展览展示、国际教育培训,推动全球航天科技人才培养;
出版发行国际学术刊物、开展国际重大项目和杰出科学家奖项评选,激励全球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
参与外空标准和规则制定,推动外层空间和平利用与长期可持续发展。
科技日报
监制:韩霁审核:杜秀萍
编辑:张萌 校对: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