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力工具的进化史上,我们见证了从打字机到Office的变革,也经历了从云文档到数据表的迭代。如今,随着AI时代的到来,新的范式转移正在发生。
7月8日,钉钉重磅发布其全新AI表格,意图十分明确:这不仅是一个工具的升级,更是要为AI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应用入口。
钉钉的“野心”,是让这张中国人最熟悉的表格,从一个单纯的数据承载工具,进化为一个能够构建智能业务系统的“AI数据库”和“AI新应用的入口”。
在钉钉的构想中,AI不再是附属功能,而已成为表格的原生能力。每一个单元格,既是AI的触发点,也是一个智能工作流的开端。
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将AI与企业最高价值的业务数据深度融合,让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并创造价值。
01 “三板斧”:钉钉如何让表格“变聪明”?
钉钉AI表格的“智能”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AI原生字段与多模态内容生成:表格内直接嵌入了超过80种AI字段模板,用户只需配置一次AI指令,即可实现对新增数据的自动处理。无论是从海量评价中智能提取、分类信息,还是生成文案、图片、音视频等多模态内容,AI都能批量完成。官方数据显示,以往需要数天完成的千量级任务,现在能在1小时内解决。数据分析的“零门槛”化:对于许多非专业人士而言,复杂的计算公式和数据透视表是难以逾越的障碍。钉钉AI表格试图打破这一壁垒,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下达指令,AI即可自动生成公式或一键生成专业的可视化图表,将表格瞬间变为“业务数据驾驶舱”。
AI驱动的自动化流程:通过设定“触发条件”与“执行动作”,AI能够成为一个7x24小时的“数字员工”。例如,一旦数据发生变动,AI便能自动通知指定负责人,或在截止日期前创建待办事项,从而显著提升流程效率。
02 核心创新:“表格即文档”打破数据边界
传统表格在处理图片、视频、长文本等非结构化信息时常常力不从心。为此,钉钉AI表格推出了“表格即文档”的创新功能,首次将文档和数据表深度融合。
在新的AI表格中,每一行记录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自由编辑的独立文档。用户可以像写文档一样,在其中自由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视频并进行排版。
这一改变的价值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尤为突出:
在直播电商公司的达人管理中,过去表格里只有一个达人头像和零散的数据,详细资料散落在各处。现在,点击单元格即可展开为一个完整的达人主页,其代表作、历史数据、个人简介一目了然。
在商品库存管理中,表格里的一个商品名称不再只是简单的库存数字,而是拥有了专属的详情页,完整展示了商品图片视频、供应商信息、历史销售与补货记录等全貌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信息实现了无缝融合,让“用一张表管理公司”从口号变为现实,甚至可以构建一个比过去更简单、更强大的企业知识库。
03 从“三天”到“十分钟”:AI表格的落地实践
从电商运营到机场物流,钉钉AI表格已在多个行业中展示了其提升效率的潜力。
电商运营:某电商品牌过去需花费3天时间,靠人工汇总分析跨平台、多店铺的消费者评价。引入AI表格后,RPA工具自动抓取数据,AI字段模板自动分类整理,整个过程缩短至10分钟。同时,公司13家店铺的DSR(卖家服务评级)数据也能通过可视化仪表盘一目了然,一旦发现差评激增便能触发预警,防患于未然。物流与报修:申通快递曾面临近万名员工的工单报修难题,原有OA系统流程繁琐,响应缓慢。切换为AI表格后,从工单提交、AI智能分配、任务推送到结果反馈,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系统上线首月,74.6%的工单得以“当日清零”。物资管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安检站每年消耗上百万件物资,过去纸质登记导致库存数据混乱。现在,一张AI表格成了“智能库存管家”,不仅能实时呈现库存,还能智能预测缺货风险,主动提醒补货。大促协同:森马旗下的巴拉巴拉品牌在618大促期间,利用AI表格让直播间、社群、淘客等不同渠道的伙伴在同一张表中协同“作战”。任务目标和节点清晰可见,负责人能实时掌握全局,并通过AI仪表盘快速分析销售数据,识别滞销品类,最终实现了销量与效率的翻倍增长。
钉钉此举,标志着AI的应用形态正从单一的对话窗口,向能够融入企业沟通、协作与业务全流程的系统级应用跃升。
据了解,用户更新至最新版钉钉,即可获得AI表格的免费基础用量,这无疑降低了企业拥抱AI的门槛。
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作协同平台,钉钉正试图通过这一产品,重新定义人与AI的协作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AI”,关注更多AI前沿资讯请移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