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深汕基地生产的一批新能源车成功下线,其中1105辆直接运往小漠港,准备装船出口至欧洲。这批车辆是宋系列出口车型,标志着比亚迪在深汕的生产线已全面调试完成,并顺利实现量产。
7月8日,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在完成从巴西的跨洋首航后,再次启程前往欧洲。这艘总长219.9米的滚装船,拥有16层甲板,可装载9200车位标准车,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最环保的汽车滚装船之一。此次航行,“深圳号”共搭载了6800多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其中1105辆来自深汕基地。这批车辆通过创新的“地跑形式”直接从工厂开到小漠港,仅需5分钟即完成集港装船,实现了真正的“出厂即出港”。
此次“深圳号”的靠泊作业不仅创下了小漠港投用以来最大吨位、最大载车量的双纪录,也标志着小漠港服务超大型滚装船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作为深汕陆海联动、外畅内达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支撑,小漠港已累计开通13条航线,业务覆盖欧洲、南美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未来,小漠港还将计划新增至意大利的航线,进一步拓展其国际业务。
“深圳号”的此次航行,是比亚迪“造船出海”战略的重要一环。自2024年1月以来,比亚迪已投放运营了6艘汽车运输船,累计运输超过7万台新能源汽车。第七艘“郑州号”也已完成试航,即将在本月交付运营。随着第八艘“济南号”汽车运输船的即将出坞,比亚迪的汽车运输船总装载量将跃升至6.7万辆,年运力超百万辆。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解决了比亚迪出口运力短缺和成本压力的问题,也为中国“国车自运”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深圳号”所搭载的6818辆新能源车中,有1105辆是“深汕造”。这批车辆的顺利出口,不仅彰显了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的临港优势,也预示着随着下半年比亚迪宋Pro、宋Plus在深汕的量产,小漠港的汽车出口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为确保比亚迪“深圳号”的顺利靠泊作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会同海事局、引航站等单位,组织小漠港运营单位做好了通航安全论证和码头服务保障工作。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为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深圳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注入了新动能。